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

ID:26589626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7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_第1页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_第2页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_第3页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_第4页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探索“互联网思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官方定义,但取得共识的是,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体现“平等、开放、创新、共享、协作”的思维模式和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以专注为目标”的简约思维;“以需求为指导”的极致思维;“以微创新为动力”的迭代思维;“以积累用户为主导”的流量思维广以众包为基础”的社会化思维;“以数据为依据”的大数据思维;“以共享为理念”的平台思维以及“以整合创新为根本”的跨界思维。其中,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等对高校课堂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浪潮下,高校课堂不能置身其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代表

2、的传统课程要解决自身存在的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就必须融合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一、互联网思维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截至2014年底,微博和用户分别达到4亿和5亿,互联网就像空气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从一种科学技术走向了思维方式。这种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市场、用户、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经济圈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倒逼教育等传统行业迎新求变。“互联网思维”在商业上的成功运用,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借鉴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形成立体多样、融合

3、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选择。二、互联网思维下教学创新的可行性据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88.9%,“90后”大学生群体(15-25岁之间)是当前我国网民的主体。湖南大学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智能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比例已经高达89.47%,移动互联网成为其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用智能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基本生活

4、方式。据调查,有71.3%的学生每天都会用上网,有76.5%的“90后”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在移动互联时代,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学生只需一部就可随时随地学习并自由支配学习时间,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创新探索(一)用户思维与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心的转换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产品在设计、服务等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灌输教学方式,将学生自主意识淹没于教师滔滔不绝的说教之中,难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政课必须从各个环节,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

5、”的理念,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学生的需求,才能让思政课的效果最大化。用户思维的4个法则对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得“草根”者得天下。正是因为抓住了“草根一族”的需求,很多互联网产品才得以成功,这也是我们常提到的“粉丝经济”。学生正是“草根一族”的代表,因此,我们的思政课在内容上要更加贴近生活,可以从学生关注的恋爱问题、工作中遇到的哲学问题谈起,例如将量变质变原理与恋爱相联系,培养正确的爱情观,或将“矛盾论”与择业相联系,培养合理的就业观。让人感觉哲学不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第二,提升用户参与感。让用户与参与产品的优化,小米的成功就是“兜售”参

6、与感的结果,小米让用户在设计甚至定价等各个环节都通过论坛深度参与,直至为产品代言买单。互动性不足是思政课堂的普遍现象,四川的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引人“讲新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寻找感兴趣的社会和经济新闻,通过学生“讲新闻”、全班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强调课堂的互动,并通过互动让学生有参与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将思政课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第三,用户体验至上。它要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将服务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让用户感知,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甚至给用户带来惊喜,这也是互联网思维中“极致思维”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也要细分“用户”,将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据统计,普通高校

7、中,有考研、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意向的学生超过50%,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曾经出现在考研或者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真题和课程本身相结合,让这些学生受用。当前考研和公务员培训机构的火爆,恰恰反映我们在思政课上对学生的需求关注不够,如果教师能将相关真题和教学结合,例如在讲授“矛盾论”时,分析这一考研热点在历年的不同考法,以此满足考研学生的需求,把“产品”(课程)做到极致,从而超越“用户”(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