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8772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的诚信教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的诚信教育探析【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对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从净化校园环境、强化制度建设、明晰认定标准、创新活动载体等四个方面开展诚信教育,重视培育大学生特别是受助学生的诚信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中国4/vie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诚信教育 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学生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国家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年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但是,在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各方教育不到位,致使学生资助政策受到了诚信缺失的严峻挑战。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伪造虚假材料、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发,使得有限的资助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制约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影响了资助政策实施的效果。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
3、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个人征信制度刚刚起步,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诚信失范行为――诚实守信者在个人发展上受限,而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受社会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在心理方面动摇了对诚信美德的坚守,在实践中开始效仿通过不诚信的手段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为。于是,部分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甚至富裕的大学生也想方设法伪造贫困证明材料,骗取各类资助金。 2、贫困生资格认定标准模糊 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各高校也根据校情制定了认定贫困生的具体办法,但作为认定贫困
4、生的主要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其他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关的证明材料,多为描述性材料。由于缺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生源地经济水平和人均gdp收入的比较性证明材料,造成没有定量的指标可以清晰界定贫困的标准。同时,高校受人力财力的制约无法对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一一核实,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弄虚作假行为发生的概率。 3、高校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理念的滞后和机制的不健全,教育效果不佳。在诚信教育理念方面,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智轻德的思想,诚信教育内容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道德说教味浓,缺乏现实践行环节
5、。此外,在诚信机制方面,由于大多数高校仍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诚信机制,缺乏对学生进行诚信行为的管理与约束,使得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4、贫困学生放松对自身修养的提高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由于缺乏阶层流动的社会资本,贫困大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将个人的精力投入到充实专业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方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基础薄弱、就业前景堪忧等多重压力下,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群体的贫困学生无所适从。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当下首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诚信这种与后续个人发展紧密相关的内隐性素质常常被忽视。这也是部分贷款学生
6、无法如期履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W生资助工作中失信行为的对策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危机,必须遵循个人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从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达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1、净化诚信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当环境氛围与受教育者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不一致时,从众的心理就会作祟,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高校要将建立充满信任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作为诚信教育的起点,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师德师风等三方面的建设,净化学生诚信教育的“小环境”,大力传播“诚实守信”的正能量,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诚信”的社
7、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的核心”,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选聘教师时要以德为先,高校教师要恪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的职业操守,以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2、加强助后管理与教育,完善监督、反馈与惩处制度建设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改变重评定和资助,轻资助金的后期管理与监督的现状。引导受助学生树立理想消费的观念,妥善使用资助金,防范受助学生的失信行为;积极挖掘诚实守信的优秀典型,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学生。同时,对弄虚作假的学生要从管理制度上严加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