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

ID:2658460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_第1页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_第2页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_第3页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_第4页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比较及其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及其意义。方法54例危重病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同时经中心静脉和桡动脉抽血样标本,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中心静脉和桡动脉血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正常心功能和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动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心力衰竭和循环衰竭患者,动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出现明显分离现象。动脉血示低碳酸血症,而静脉血则反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心力衰竭和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单纯检测动脉血气,并

2、不能反映组织内确切的酸碱状态,周围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必须同时进行检测。在严重低心排出量和低灌流患者,检测中心静脉血能较好地反映组织酸碱状态。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状态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目前,血气分析多采用周围动脉(简称动脉)血,且已知在正常情况下周围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值接近于混合静脉。为了探讨危重病患者,特别存在有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的酸碱状态,笔者对54例患者动脉及中心静脉(简称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进行比较,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3、1一般资料54例患者均系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男32例,女19例,年龄19~81岁,平均(54.7±11.2)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包括脑血管疾病5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囊切除术后4例、风心病二尖瓣气囊扩张术后、冠心病、心律失常各2例),心功能Ⅰ级。B组:心功能Ⅱ~Ⅲ级。17例(包括风心病二尖瓣病变3例、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C组: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和循环衰竭患者,7例(冠心病急性左心力衰竭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5例,动脉导管未闭术后低排综合征1例

4、,低血容量性休克5例)。  1.2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选用右侧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经皮穿刺置入德国Braunx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导管长45cm)。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接三通开关,连接中心静脉压测压管测定中心静脉压力,而后同时经中心静脉和桡动脉抽血样标本。25例由S.  3讨论    血气酸碱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医学检验技术之一,是利用血气酸碱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pH,PCO2和PO2等指标,然后由电脑按有关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对休克、大面积烧伤或外科手术等造成的酸碱平衡紊乱,慢

5、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所致的呼吸衰竭以及内、外、妇产、儿科等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日益为临床各科重视及愈来愈广泛的应用[1-4]。  本研究结果表明,危重病患者若无明显心搏出量减少,动静脉血气、酸碱状态无明显差异。若存在严重心脏和循环衰竭,单纯监测动脉血气有一定局限性,往往不能正确反映组织内酸碱状态。本组资料中,严重心脏和循环衰竭患者的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pH值、PCO2出现不一致结果。动脉血示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静脉血则示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这种严重动静脉血气酸碱分离现象。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1],只有同时进行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分析,

6、才能及时发现重症患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组织酸中毒。越来越多的实验发现A-VpH及A-VPCO2随心输出量(Q)降低而增大[2],能客观反映血液通过组织时得到的CO2和H+量,提示组织正在缺血、缺氧[3],且病因纠正后A-VpH及A-VPCO2迅速恢复[4]。研究证实混合静脉血气可用中心静脉血气代替。本研究的资料中,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动静脉血气酸碱分离现象不明显,可能与该组患者心搏出量减少不显著有关。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在心搏出量明显减少时,通过肺泡的血流量减少,致使CO2在肺内排出时间延长,产生中心静脉血的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7、中心静脉血气不仅能反映组织酸碱状态,且能反映组织氧合和耗氧状况。笔者资料中,动脉氧分压无论A组、B组、C组均显示正常,且三组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入不同浓度氧气,而中心静脉受吸氧因素影响小,故在严重心力衰竭、循环衰竭患者,中心静脉所反映缺氧状况比动脉血要灵敏。  在危重病患者,特别合并严重心脏和循环衰竭时,进行血气监测,最好动脉和中心静脉血同时监测。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监测混合静脉血。当有明显心搏出量减少的患者,中心静脉血比周围动脉血能较好地反映组织酸碱状况。    参考文献  [1]AdrogueHJ,etal.Assessingacid

8、-basestatusincirculatoryfailure,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