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7263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及应对策略【摘要】1974年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随着职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同样如此,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因双师的特殊性,在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因素方面有别于普通教师,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也有自身特性,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领域分析成因,寻求对策,为解决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指导。中国8/vie 【关键词】教师;职校;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自从1974年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首
2、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担当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角色,其素质水平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神圣的历史使命所赋予我们的重任。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存在它的特殊性,在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方面有别于普通教师,研究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症状 1.1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burnout)又称工作倦怠,是指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r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
3、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进一步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即情绪衰竭、人格的解体及低个人成就感。而Byrne.B.M.则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力的衰竭。 1.2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1.2.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 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
4、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1.2.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 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工作障碍。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
5、。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1.2.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 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2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 2.1社会因素 2.1.1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让教师感到有压力。教师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6、,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整个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较高,所以教师承载的压力也就越大。 2.1.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超前于学生,教师不得不占用个人时间来钻研学习、进修培训。这使教师不堪重负,并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而情绪衰竭恰恰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开始和最典型的特点。 2.1.3工资待遇不高、工作条件不好、社会地位不高等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2组织因素 2.2.1学生因素 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FA)的一项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
7、的教师中有3/4的人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受到影响更大,在国内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较高中、高校来说,普遍偏低,学生更难管理。教学效率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成就感降低。 2.2.2教师内部竞争 教师群体内部竞争加剧,表现在职称的评定、优秀教师评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授课之余,还要进行大量的论文撰写,课件、教案的制作评比工作。 2.2.3角色定位 教师承载着较高的社会期望,教师群体一方面努力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使自己复合社会的期望;另一方面,教师群体从心理上希望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的相应提高。而这两者的偏差也使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8、 2.2.4工作量 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