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

ID:26561356

大小:475.85 KB

页数:117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备考专题讲座古诗鉴赏2008.9北京古代诗歌鉴赏的特点与要点1.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2.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3.精答问题时要扣住三个层次要点依次落实;4.泡诗和精答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诗歌鉴赏的三个层次要点语言、技巧形象、意境思想、感情核心形而下形而上答题流程语言技巧形象意境思想感情终点重点起点怎么理解诗歌?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将诗句意思连缀整合。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据相关意象、相关诗句推断。把含蓄、

2、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散文、故事,变成诗人的一篇日记。*苏小小墓唐·李贺幽兰露,如啼痕。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例①[译诗]苏小小墓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泪的眼睛。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松树似盖,风一样清冷的衣裳

3、,水一般幽凉的佩玉。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例②[“泡”开诗歌]山居秋暝秋夜,雨后初晴。一轮皓月当空,洒下清凉的月光,照着远近一带的松岗。岗上远眺,但见周围群山环立,在淡青色的屏幕上叠出黑色围屏。岗下,平湖如镜。清风徐来,湖上波光闪烁;月光下澈,林间枝影横斜。雨后湿润的空气中,弥散着松脂、青草、荷叶

4、的清香。耳边忽传来潺潺的水声,循声望去,岩边一幅素练,凌空抖动银光,淙淙作响——那原来是山泉映着月光,在青石上流淌,欢呼雀跃地向岗下湖中一泻而去。蓦然间,山下依稀传来少女们轻快婉转的歌声,那是勤劳的浣纱姑娘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穿过湖边竹林走回村来。竹叶沙沙,伴着女孩子们一路的欢歌笑语,似是彼此应答。湖上也唱起旋律悠扬的渔歌。歌声起处,一只只渔舟穿出湖边荷塘,徐徐驶向湖心。迎着月光,鱼贯而行,撑船人和渔舟的剪影在银光闪闪的湖面上缓缓前移。何必一定留恋春天的美好景色?即使像现在,春天的百花芬芳已经消歇,

5、不还是令我欣然陶醉吗?为什么我不长期的、永久的留在这里呢?*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清潭曲,安禅制毒龙。诗歌中精炼传神的字被称为诗眼。你认为这首诗颈联的哪两个字是诗眼,为什么?*例③[备考答案]这首诗颈联中“咽”和“冷”两个字写得好,堪称诗眼。“咽”和“冷”精炼传神、绘声绘色,描绘出一幅幽冷的环境、清静的情境,很好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例④]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

6、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⑴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⑵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⑴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评分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7、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⑵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评分答案]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的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例⑤]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

8、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评分答案①]一层:[写景]写出郊野美丽可爱的景色。二层[叙事]写牧童手执鞭子,骑着老黄牛,三层:[议论]写作者对这幅画的感受。*[评分答案②]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