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6115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化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正是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点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今天,课堂提问更突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却显得相当突出,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提问普遍
2、存在。诸如,一节课提几十个问题的“满堂提问”;一口气提五六个问题的“轰炸式”提问;学生只须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口头禅式”提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半截话”提问;“胶体为什么属于分散系”的“无效性”提问几乎随处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本人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提问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3、,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案例一: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轿车图片,并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老师今天早上是怎样从家里到达学校的吗?”有的学生说是老师自己开车来的,有的学生说是打的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坐公交车来的……学生回答了半天也答不出老师心中想要的答案。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来,老师提示说:“这是一个和环保有关的问题。”终于有个学生说:“老师坐自行车来的。”老师终于如释重担并很高兴地说:“对,老师是坐自行车来的!”然后老师继续问:“你们知道为
4、什么汽车会污染环境吗?”……就这样,一节课40分钟,他花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讨论他是怎么来学校上班的,以致后面的教学活动匆匆忙忙,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案例一中,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知道老师今天早上是怎样从家里到达学校的吗?”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却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则能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发展化学思维能力,为下面的内容教学的展开作好“引子”。如果教师直接这样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汽车尾气的危害和防治。”
5、这样的提问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对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二、教师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人深思,促进学生散发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仅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更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要学生说出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都应该予以肯定。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可以在探索顿悟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案例二:教
6、师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在分析氯水的成分前设计了一个课堂提问:“物质溶于水可分为几种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三种结论:1、物质溶于水中但不电离,如蔗糖溶于水;2、物质溶于水中并在水中电离,如氯化钠溶于水;3、物质溶于水中并与水反应,且生成物还会在水中电离,如二氧化碳溶于水。教师对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然后教师接着追问:“那么氯气溶于水中属于哪种情况?氯水中又有哪些微粒?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找到答案了。在案例二中教师先设计“物质溶于水可分为几种情况?”的简单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7、,培养了他们的成就感,并为“氯气溶于水中属于哪种情况?”的问题设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氯水的成分的求知欲,为后面探究“氯水中又有哪些微粒?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的实验教学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教师提问要难易适中,深浅有度,启发有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