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

ID:26552445

大小:499.35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27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_第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_第2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_第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_第4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部分第3章专题安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 读懂诗歌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读懂是鉴赏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解诗意,鉴赏就无从得分。所以近两年高考中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查逐渐升温。高考命题的考查点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写了什么内容,对题材的判断,内容的提取概括和描述,层次转折和安排。设题上形式灵活,角度多变,能力层级也不相同。或提取,或概括,或描述1.(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 城□刘 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苏 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__

2、__________,《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解析:要抓住《登城》诗中写雨特征的词“半有无”;另外,题干中对《望湖楼晚景》中的雨的特点的概括“疾风骤雨”也是对答案从反面的提示。答案:和风细雨2.(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 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词的上阕明显化用了韩愈的诗《早春》,由此不难看出词中描写的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早春。再结合“莺初解语”“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或用情景再现法进行描绘,不难分析出为什么。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2)

4、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词的下阕大意是:不要以醉倒为借口不去看花,人

5、生易老,这辈子能看到几次花开?等到春要归去了,落花满地,绿苔丛生,再想看就晚了,劝人珍惜美好的时光。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就题做题,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这是一轮时的一个通病。考场上因读不懂诗歌而失分,也是普遍现象。为此在二轮复习时,必须做到:1.转变做题观念,强化“读不

6、懂诗歌不做题”的意识。2.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①从标题切入对诗题材、内容及思路的理解。②抓住情感语言,尤其关注诗歌的尾句,理解诗歌的感情。③利用近体诗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转”和过渡句这些特点理清诗词层次思路。④反复咀嚼词语、诗句,理解基本意思。⑤充分利用作者、背景及注释这些暗示性材料辅助理解。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琅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

7、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审题点拨答题点拨答题要求概括内容 把握情感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2)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题干关键词语哪几幅画面?怎样的情感?审题点拨答题点拨答题范围全诗点拨: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创造的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显然一、二、四三句,共创造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只要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内容即可。感情主要是对山水的喜爱并乐在其中。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悲伤”“壮志难酬”之类

8、的。切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