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

ID:2655105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_第1页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_第2页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_第3页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策略之辩  摘要 本文针对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所采取的归化策略实为“文化霸权”意识的论断,提出后殖民主义理论有其运用的特定语境,文化传播中翻译策略的取舍应根据译文读者适当调整。译者有传播文化的使命,但文学翻译不可作为纯粹的文化宣传之作。不间断而有度的杂合是提高本土文化机体的免疫力,提升自身文化地位的要素。  关键词 文化霸权;异化;后殖民主义;接受美学    一 前言    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李修群老师发表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的《从Naiad客串潇湘妃子谈起》一文(后简称为李文)。

2、文章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大卫·霍克斯(DavidHainoritizingtranslation)或“精英主义翻译”(specifictoaneducatedelite),因为韦氏认为:“大众的审美意趣是追求文学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错觉,抹杀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他们喜欢的译文是浅显易懂的,看上去不像翻译。”  那么按照韦氏异化理论译出的作品应该是属于精英读者的。而霍克斯的译本恰恰是面向西方大众读者的。以此为出发点的话,霍克斯的翻译处理必然会与韦氏翻译主张相悖,也就似乎无法摆脱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关于“文化霸权

3、”的质问了。换言之,霍克斯若想摘掉“文化霸权”的帽子,就必须因循韦氏的异化翻译理论;为服从异化理论,霍克斯又必须将其目的语读者由大众读者调整为精英读者,使其译本成为一份中国文化研究资料,或中国文化选读教材。显然,这是不合理的。霍克斯为使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这部东方文化巨著,享受到阅读之愉悦而采用归化策略,便被冠以“文化霸权”之名,难以服众。  李文借韦氏“阻抗式”翻译策略,提出为抵制文化霸权对本土文化的消解和取代,在“众声喧哗”中保持“自己的声音”,翻译过程应以“异化”为主要方式。在将中文作品译成外文时

4、,译者一定要持有“异化”的态度,一味“归化”,则无异于“文化投降主义”,“精神缺钙”。换言之,霍克斯等外籍翻译家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作品时主要采取“归化”手段就是“文化霸权”;国内译者将中文译为外文时,不坚持“异化”主流的翻译态度,即为“文化投降主义”。至此,同是翻译策略的“归化”和“异化”,因各自暗示的文化态度不同而有了轻重高低之别。为抵制“强势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重“异”轻“同”。由此一来,中国译者是否也有“自我中心”之嫌呢?    (三)“异国情调”无助于坚持“自己

5、的声音”  为加强“异化”主张,李文进一步借用鲁迅先生的“洋气”,“异国情调”之说展开论述,初看似乎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其实不然。首先,鲁迅先生的“异国情调”无助于译者坚持“自己的声音”。鲁迅先生提出的“洋气”即他一直所倡导的“硬译”:“‘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决不改作‘日落山阴’”。  先生提出“硬译”旨在革新民众思想意识,改变中华民族愚昧落后的状态,而中国语言的改革应首当其冲。因为在先生看来汉语句法“太不精密”,从而说明人民的思路不清晰,“脑筋有些糊涂”。要改革国人的思维方式,须从改革

6、语言入手。所以鲁迅认为翻译“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即用西语句法取代汉语句法。显然鲁迅用“硬译”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与李文强调的“反对文化霸权”,坚持“自己的声音”是相悖的。所以实际上,鲁迅的译论只能起到消解作者观点的作用。当然,笔者在这里并非反对坚持“自己的声音”,只是认为没有必要草木皆兵,不要见了“归化”之顺译便斥为“文化霸权”,以避民族主义文化自恋之嫌。  其次,和韦努蒂类似的是,鲁迅的“洋气”翻译思想也渗透着一定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  鲁迅看来,译文读者分为三类,其中只有一类

7、读者的译文是要“宁信不顺”的,就是“很受了教育的”。由此看来,即使是鲁迅坚持的异化策略也是针对特定的读者群的。笔者认为,虽然现在西方和中国已远非鲁迅所处时代的状况,但语言的过于陌生化仍会给译语读者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所以翻译策略的选取有必要根据读者群而适当调整。  事实上,很多中国译者并未完全按照鲁迅先生或李文所提出的那样去做,他们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了一定的归化手段,使得译文文采斐然,朗朗上口。  杨必将VanityFair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