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ID:26550242

大小:431.3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1页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2页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3页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4页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乐民之乐,忧民之忧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学习重点】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习难点】1、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自主学习】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则文字。二、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

2、音。(1)王语暴(yù)(2)庶几(shùjǐ)(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lè)(4)直好世俗之乐(zhǐ))(5)举首蹙頞(cùè)(6)羽旄之美(máo)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三、归纳文言现象: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①今之乐由古之乐(“由”通“犹”,如同。)②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③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①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好:喜欢,爱好。)②王变乎色曰(色:脸色

3、。)③今王鼓乐于此(今:假如,如果。)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3、归纳词类活用现象。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③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患病、得疾病。)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⑥庶民子来(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⑦而民欢乐之(欢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4、

4、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①宾语前置句:好乐何如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猎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王语暴以好乐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今王田猎于此③被动句:暴见于王他日,见于王曰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四、简要概括一则的主旨(主要意思)。1、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合作探究】梳理课文内容:第一则记录了孟子与  、 的两次谈话。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有:①②③2021/7/12该课件由【

5、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探究问题: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关门。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子的面子,变了脸色,还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与王道有关的。其次,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

6、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要指出的是,

7、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2021/7/12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体会孟子与齐王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2021/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