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43589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邮政金融体系的国外经验借鉴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邮政金融体系的国外经验借鉴及启示论文关键词:邮政金融体系国外经验借鉴 论文摘要:我国邮政储蓄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探索和深化。而国外邮政储蓄的改革则先于我国,且已有许多成功先例可供借鉴。本文在分析国外邮政储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和邮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鉴及了一个较长的、曲折的探索过程。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增强邮政储蓄机构风险防范意识,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妥善解决和弥补自身在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市场定位、内部控
2、制和风险防范、人员专业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其长远发展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邮政储蓄的历史沿革 我国邮政储蓄始办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停办。1986年国家为充分利用邮政网络筹措资金,恢复邮政部门代办储蓄业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政储蓄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986年到1989年为起步阶段。依托邮政的网络设施,邮政部门为人民银行代办储蓄业务,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广大城乡居民开始认可和接受。199o年到1998年为平稳发展阶段。邮政储蓄由代办模
3、式转变为自办模式,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双方协商确定转存款利率。1999年到2002年为快速提高阶段。邮电分营、邮政独立运行后,邮政储汇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邮政业务中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贡献率最高的高效业务和支柱业务。2003年开始进入改革发展阶段。2003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意在促进邮政储蓄改革的重要举措,即从2003年8月1日开始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段,此后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用,原有的存款继续按原固定利率转存人民银行并逐步转出,从此揭开了邮政储蓄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邮政储蓄已建成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
4、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万亿元,存款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 二、我国邮政储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治理架构不完善。目前,邮政储蓄机构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导致邮政储蓄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难以执行,流于形式。如邮政储蓄机构接受来自同级邮政局的管理,直接削弱了上一级邮政储蓄机构的指导作用;省、市、县三级机构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
5、制;邮政储蓄机构缺少从事金融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管理者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和管理理念滞后;市场机制难以约束高管人员的行为等。 2、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模糊。邮政储蓄机构的市场定位,既强调商业性又强调政策性;既面向农村、社区又面向城市、中小企业;既经营资金批发业务又经营零售业务,业务经营品种有大而全的思想倾向。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业务上的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邮政储蓄机构在信贷市场上,一无客户信息资源,二无信贷管理经验,极有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3、资金运用渠道相对单一。一是在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体制下,邮政储蓄新增资金要全部上划国家邮政储蓄机构,由国家邮政储蓄机构统一运用,地方邮
6、政储汇部门无权运用,致使资金运用受到限制。二是欠发达地区金融环境比较落后,审批难度较大,尚未开办资产业务试点工作。三是获准开办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其市场规模十分有限,业务品种相对单一。 4、资金回流渠道不畅。多年来,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大量吸储,却不放贷,加剧了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资金投入的不足。在资金运用上,基层邮政储蓄新增存款的运用权限全部上收总局,致使来自农村自身积累的资金大多流向了城市及工业领域,资金运用渠道只是通过汇兑和绿卡进行,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不健全。一是内控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业务操作流程存在漏洞。二是制度执行缺陷,
7、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安全保卫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四是缺少对落实制度的监督和内控制度的后评价机制等。 6、部门设置不合理。目前,邮政储蓄机构仍沿用传统的邮政管理体制,组织管理模式处于初级阶段,部门设置主要围绕储汇和中间业务设立,缺少信贷、风险、会计结算等资金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的决策、管理和制衡机制,对基层储蓄营业网点的管理模式也不统一。 7、分账核算不彻底。一是分账核算是在现行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模式保持不变前提下实施的,没有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二是部分成本费用确认主观随意,核算方法简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