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专题(1)

生物实验专题(1)

ID:26517230

大小:1.2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1-27

生物实验专题(1)_第1页
生物实验专题(1)_第2页
生物实验专题(1)_第3页
生物实验专题(1)_第4页
生物实验专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专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实验专题2006高考生物试题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3)(4)答案(3)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4)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分析预测的结果:(1)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

3、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2)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放出的CO2溶于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答题情况统计得分区域0分1-5分6-10分11-15分16-22分百分率%58.0921.4813.054.103.28满分22分平均得分2.11难度系数0.095考生答卷暴露出的问题一、审题草率,不按要求作答有7.81%的考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定试管中的O2有9.23%的学生推倒

4、给定的实验步骤,另起炉灶。尽管题目已经交待无氧呼吸不计,却仍有部分考生在进行无氧呼吸的分析和讨论8.11%的考生在答题中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假设,如:“把两管用相同的日光灯照射,有蒸馏水的为甲管,有NaHCO3的为乙管。一段时间后观察,①若甲组叶片无上浮,乙组上浮。分析:光合作用有气体产生,呼吸作用有O2的消耗;②若甲乙组都上浮。分析:光合作用有气体的产生,呼吸作用无气体的消耗;③若甲乙组都不上浮。分析:光合作用无气体的产生,呼吸作用无气体的消耗。”二、不能准确找到实验变量,实验设计脱离实际有19.01%的考生把步骤颠倒,即先把两试管放置黑暗下,然后放

5、置光照中。有些考生“看”到有气泡从小块的叶片上大量冒出;甚至有考生“观察”到因为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得试管液面提高或降低;个别学生考虑到叶片是否枯萎或腐烂以及通过观察叶片的上升快慢来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些学生这样设计:“用两只干扁气球套住管口,并放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观察两只小气球的形状变化,结果预测,盛清水的试管气球不变形,盛NaHCO3稀溶液的气球变大”有一生如此作答:“两烟草叶片试管分别放入密闭、透明的大容器中,并放入一只小老鼠……”还有:“拇指堵住试管口,是否感到拇指被吸住”。三、知识的联结与迁移、运用能力薄弱有部分考生将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原理与过程作了或多或少的阐述,但仅此而已,不能将知识概念和原理运用于解决问题当中,反映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严重,割裂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联结,也是缺少必要的生物学实验操练的结果;有67.88%学生不明白NaHCO3稀溶液在本题中的作用,未对其进行正确分析,但NaHCO3稀溶液既可以释放CO2,也可以吸收CO2,这一特性在化学课程中并不陌生也不困难,然而竟然有部分考生在实验预测中“看”到有NaHCO3晶体析出;真空泵抽取空气,目的是让水中的叶片细胞间隙无气体,所以叶片下沉,题目已经假设水中溶解的CO2和O2不计,但仍有不少学生

7、不理解真空泵的作用,认为细胞间隙中有气体存在,表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不能在生物学中得到迁移运用。四、语言表达混乱、缺乏条理有的考生对两试管未作指定,但分析中却出现A、B管或甲、乙管许多考生只是笼统地整体作答许多考生甚至把步骤、预测与分析随意调换顺序。学生在作答中出现了大量错字、错词、错句;文字组织缺乏条理,用词、用句不够规范,语言表达晦涩难懂,如“放在日光灯下暴晒”,“把两支试管放入4个培养箱中培养”,“把试管分成两份,放在阳光下照射”,“把试管放入暗培养箱中,并点上蜡烛……”。等试题要求学生要有对实验的感觉,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实验感觉,这和游

8、泳的“水感”是相似的。若只背现成的实验原理而不真正地去做实验,怎么能获得这种感觉呢?当然,人有多元智力。有的人的感觉就是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