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ID:2650651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_第1页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_第2页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_第3页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_第4页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内容提要:《世说新语》和《后汉书》均产生于南朝刘宋初年,其所参考的材料大体相同,但对相同材料的比较表明,二书在取材和文字风格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说明,《世说新语》的编撰旨趣一开始就与史学传统大异其趣,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学性和雏形期的小说面貌。  关键词:《世说新语》《后汉书》比较   一般而言,最具时代性的文化产物势必会与同一时代的其它文化创造发生联系,显示区别,乃至相互影响。在考察《世说新语》(以下称《世说》)这部划时代的文化经典时,我们同样看到了《世说》和另一些大体与其同时

2、产生的周边文献,如范晔《后汉书》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有着某种文化上的共生性和相关性。这些文献或者直接有助于《世说》的编撰,或者体现了与《世说》迥然不同的编撰原则和文字风格。就后一种情况而言,如果说,《世说》对前源文献[1]的取舍能够直接表现其编撰原则和思想倾向的话,那么,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处理方式,也许能够从一个侧面,展示《世说》和同时代其它文化产物的“异质性”。沿循这一思路,范晔的《后汉书》几乎可以说是进一步透视《世说》编撰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一面镜子。[2]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

3、398),卒于元嘉二十二年(445),着有《后汉书》九十卷。今天通行的《后汉书》一百卷,是补入司马彪《续汉书》的十《志》而成。范晔和刘义庆(403-444)系同时人,二书作年亦相去不远。《世说》最有可能编撰于刘义庆江州刺史任上,即元嘉十六年(438)前后,而《后汉书》大概在元嘉元年(424)前后开始撰写,到元嘉二十二年(445)范晔坐孔熙先事遇害时尚未完成。[3]范晔与刘义庆有无交游,史无明文,但根据范晔曾任彭城王刘义隆参军,后升至尚书吏部郎的事实,可以推测,二人即使没有深交,应该也是彼此认识的。由于作者所处

4、年代大体相同,那么,我们说《后汉书》和《世说》在撰述过程中,面对的文献材料基本一致,因而二书对同源材料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将《世说》与《后汉书》相关材料加以比勘,至少有以下几个作用:(一)通过排比分析,掌握二书在编撰过程中面对的同源材料有哪些。(二)通过二者对相同材料不同处理方式的考察(异文对校),进一步认识《世说》的撰述原则和审美旨趣。(三)通过对《后汉书》及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5、,闻玄善筭,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而《世说》竟置诸《文学篇》首条“隆重推出”,《后汉书》求信实而《世说》好新奇,二者编撰旨趣于此判然。至于《世说·文学》第2、3条所记郑玄听服虔注《春秋》,引《诗经》与家婢问答等逸事,《后汉书》本传则根本不予理睬。  不仅如此,即便对待同一人物的同一材料,二书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多有不同。比如桥玄题目曹操之事,《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和司马彪《续汉书》均有记载,如《魏书》载:  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

6、,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4]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而裴注引《世语》则谓:“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又引孙盛《异同杂语》说:  (太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据此可知,桥玄或曾题目曹操,但“能臣”“奸雄”之语,则有可能出自另一位“月旦”行家许劭。这些材料范晔著书时当容易见到,辨明真相也不是太难,他的处理方式也不外是“就事论事”。先是在《后汉书·桥玄传》说: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

7、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然后又在《许劭传》中说: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应该说,这种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相比之下,《世说》就有些“不负责任”。《识鉴》第1条载此事云: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完全将此事属之桥玄,故而引起刘孝标的不满,特加按语说:“

8、《世说》所言谬矣。”其实,《世说》作者未必在乎什么真假对错,只要好看而不违撰述宗旨就行。余嘉锡在论及郑玄家婢引《诗》之事的虚实时说:“特《世说》杂采群书,不皆实录,……既不能悬断其子虚,亦何妨姑留为佳话。”①《世说》的“小说”气质,于此又可得一佐证。  不过,《世说》比《后汉书》更顶真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比如“平舆二龙”的记载,《后汉书·许劭传》只说:“(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