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ID:26491032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_第1页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_第2页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_第3页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_第4页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分析卢榕 邵振俊 杨文吉 周黎明【摘要】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铜铝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MIC值。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作为质控标准。按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2004年颁布的标准操作和判定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59.18%。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应考虑通过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或选用有协同作用的二联疗法来提高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

2、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头孢噻肟;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是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及某些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临床抗生素的预防用药和不合理应用,该菌耐药性日趋严重[1]。而头孢噻肟(cefetaxime)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低毒、高效、耐酶等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耐药菌与日俱增。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现测定我院临床分离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

3、对头孢噻肟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菌株:本实验所选用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均来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室,均去除了同一病人的重复菌株。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其中44株来源于痰,2株来源于全血,1株来源于脓液,1株来源于分泌物,1株来源于咽拭子。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药物:注射用头孢噻肟钠(cefetaxime,CTX),规格为1.0g/瓶,批号20020901,为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其他实验试剂由本室提供;

4、MH培养基:为Sigma公司产品(牛肉浸膏3g,可溶性淀粉1.5g,酪蛋白水解物17.5g,蒸馏水1000ml,置于沸水浴混匀,调pH至7.4,置于103.43kPa高压灭菌15min);实验器材及仪器: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产品;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市跃进医疗器械一厂产品。其他实验器材均由本室提供。1.2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2]。取9个培养皿,编号19,除1号外其余均加入MH培养基2ml,然后用MH肉汤稀释头孢噻肟钠原液至1024μg/mL,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2ml,2号培养皿混匀

5、后吸出2ml加到3号培养皿中,依次对倍稀释至9号培养皿,吸出2ml弃去;待高温消毒后的MH琼脂培养基冷却至60℃后分别吸出18ml加到19号培养皿中(药物:琼脂=1∶9),边加边摇晃培养皿,使药物和培养基充分混匀,冷却后备用。生长后的菌液用3~5ml生理盐水校正浓度至0.5麦氏比浊浓度,大约为108CFU/mL,用MH培养基稀释1∶10(含菌量约为107CFU﹒ml-1),用微量加样枪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加入2μl的检测菌液。待菌液干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孵育过夜。结果判断: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的头孢

6、噻肟的药物浓度为该药对检测菌的MIC值。质量控制:每个培养皿同时接种了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若头孢噻肟对标准菌株的MIC在质控允许范围内(根据NCCLS2004年颁布的标准),则证明此次结果准确可靠。若超过或低于一个稀释度以上时,结果无效,重新实验。2结果表1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表249株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情  3讨论通过测定我院临床分离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CTX)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可以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率,同现有的许多报道一致

7、,如芦杰等的报道显示,从吉林省两家医院2003年和2004年分离出的27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63%[3];许宏涛等的报道显示,从卫生部北京医院分离出的96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超过了90%[4]。铜绿假单胞菌不仅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也不断增高,华西医院的杜晓青等的研究就显示铜绿假单胞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5]。近年来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随着耐药菌与日俱增,临床上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

8、显得越来越棘手,而其耐药性的研究,则越来越重要。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呼吸道和医院病房、医疗器械等均有其分布,是临床上假单胞菌属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该菌可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等,亦可导致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结构上的特殊性和生物学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