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

ID:26479451

大小:299.3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6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_第1页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_第2页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_第3页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_第4页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文阅读应试复习专题——江北亭塘初中王立清课外古诗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分值为20分,其中古诗词阅读占4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占8分。纵观近几年的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古诗文阅读是考生容易多拿分甚至是容易拿满分的一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古诗文阅读的复习,落实古诗文阅读考试的知识点。下面我就古诗文阅读复习谈几点想法,供各位老师参考。金华调研卷引发的思考和复习实践纵观近几年的金华中考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择的是浅显易懂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文章(寓言故事、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迁移

2、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学课内,考课外”。这里,我想就我对金华调研卷的某些理解,结合自己平时的古诗文阅读复习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感知整体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平时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所给语段,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等,读懂了这样的句子,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才能答好人物评价题、拓展探究题、联系生活题,才能准确地概括和归纳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例如——调研卷22题:晋文公为什么在坚持一下即可取胜的时候却“罢兵而去”?要回

3、答这个问题须读懂“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这个关键句子,读懂了这个句子,就可以得出“为了守信”这个答案了。2.链接探究题金华调研卷第23题有三则材料:材料一和材料二为课内材料(《送东阳马生序》《陈太丘与友期》),材料三为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链接材料的选择不要总局限于课外,也应该着眼于课内,也可以与当前的一些热点事件结合起来(如北京奥运会、“嫦娥一号”、孟祥斌、CNN、抗雪灾等)。于是,我在前些日子的复习中作了这样的尝试:例1——(荀巨伯)看友人疾,值

4、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说说你悟到了什么道理。材料一:生,亦我所以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材料二:文天祥被俘后,敌人的高官厚禄收买不了,慷慨就义。材料三:2007年11月30日,身着便装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中尉孟祥斌正与

5、妻女在金华市区的大桥上散步,看到一名年轻女子跳江自杀,孟祥斌毫不犹豫跃入零摄氏度左右的江水中营救,结果轻生女救了上来,他却没有上来,只剩下妻女在桥上苦苦等待……3.金华调研卷第19题为选择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这题是以所给文章为材料(论据),让学生判断可以证明什么观点。那么,我们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加强这类题型的训练。同时,我们也可以做一点反向思维,给出几个材料来,让学生判断哪个材料能或者不能印证文章所给出的观点(启示、道理)……而所用的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社会热点资源。例2:《曹刿论

6、战》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史实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下列哪个观点不能用文中所叙述的史实来印证?()A.高贵者最愚笨,低贱者最聪明。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乃成功之道。例3——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人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本文的启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端正心态,不骄不躁,正确评价自己,才会立于不败之

7、地。(自以为美、骄傲自负、锋芒毕露、太过张扬会招致失败。)下面几个材料,哪个材料给你的启示与上文不相同?()A.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B.杨修恃才放旷,终招致杀身之祸。C.黄泥岗上,骄傲自负的青面兽杨志,终因心浮气躁,中了晁盖等人的计谋,失却了生辰纲。例4:《三峡》下面哪一项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样,都能触发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的情感?()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8、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袁宏道《满井游记》)4.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