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ID:2646637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_第1页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_第2页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_第3页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_第4页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关键词】氟伐他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方法:选择ACS病例36例,不论基础血脂水平如何,随机分为常规组(40mg/d,n=20)和强化组(80mg/d,n=16),均于发病24小时内给药,晚上1次服用,总疗程6月。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ACS患者应用他汀类早期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且

2、安全性好。  关键词:氟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强化治疗;心脏事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调脂作用及由此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已为定论,近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治疗不仅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且可以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斑块趋于稳定,且他汀类对ACS的早期干预也多见报道,但对于他汀类的用药剂量及其安全性尚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  2001年6月~200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ACS患者〔1〕36例,

3、发病时间24小时,无论性别、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均为入选对象。两组基线资料有可比性,见表1。排除对象:活动性肝病及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氟伐他汀过敏者。表1两组入选时临床资料及血脂水平(略)   12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病人发病24小时内给予氟伐他汀,常规组40mg/天,强化组80mg/天,每晚睡前服,连服6月,其他治疗同ACS的常规治疗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疗等。避免使用与他汀类药物有协同诱发肌病的药物。  13观察指标及随访  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前、服药后3个月

4、及6个月时作血脂、肝肾功能、CK测定,检查心电图,观察记录各种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再入院等,及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肌痛、CK升高、胃肠道反应等。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氟伐他汀对心脏事件的影响  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再入院例数,强化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见表2。表2随访期间两组心脏事件比较(略)  22氟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氟伐他汀治疗6月后,常规组和强化组TC、LDLC和TG均有显著下降,HDLC明显增

5、加,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略)注:*治疗前后同组相比P0.05。  23不良反应及顺从性  顺从性良好,全部入选病例均完成试验。本实验中口服氟伐他汀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仅强化治疗组有一例出现轻微肌痛,随访肌酸激酶(CK)仅轻微增高,未影响继续治疗。  3讨论  近年来,多个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他汀类药物对于ACS的早期干预亦屡见报道,但是对其早期的强化治疗存在不少争论。国内临床医生应用他汀类剂量普遍偏小,主要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本

6、研究应用氟伐他汀80mg早期(24小时内)强化治疗ACS患者,结果显示: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明显的减少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这与国内的类似报道一致〔2,3〕。因此,笔者认为至少对于ACS这样的高危患者,不仅要早期而且要足量的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干预,但应注意随访和监测不良反应的出现。  本研究选择氟伐他汀作为研究药物是因为: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等均通过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包括红霉素、地高辛、硫氮卓酮、环孢素和华法令等药物同样经由该酶代谢,联合用药会增加他汀的浓度,使肌炎、肌痛等副作

7、用的发生率上升。而氟伐他汀在肝脏经由细胞色素P4502C9代谢,与上述药物不出现竞争,应用氟伐他汀是安全的〔4,5〕。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完全来自调脂,研究证实,他汀类还有抗炎、稳定斑块、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组织因子表达等调脂外作用〔6,7〕。本研究中,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脂下降的幅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也提示心血管事件的减少得益于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当然,本实验样本小,随访时间短,关于这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