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

ID:26465912

大小:297.85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8-11-26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_第1页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_第2页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_第3页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_第4页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化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丽E-mail:ecnulily2006@163.comTel:87255190一.如何发现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二.好的研究课题具备那些特征?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与分类一.如何发现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中小学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怀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批判反思的态度,积极寻求更优质教育的一种态度倾向。”教师每天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遭遇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比如学生上课走神了,教师

2、可以用语言、眼神、动作等方式提醒;有些问题可以移植他人的经验,比如对后进生,教师可以基于鼓励信任的态度,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有些问题则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比如怎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设计作业才能既“减负”又“增效”?……两组概念辨析1.“现象”和“问题”研究往往是从现象到问题。现象本身不是问题,但现象中蕴涵着问题。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知觉、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一切情况。教育领域的“择校”、“学生厌学”、“黄冈高考神话”、“出国热”等都是属于现象,从这些现象背后是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学生厌

3、学”为例,我们可以提出很多相关问题:学生必然会厌学吗?哪些学生最容易厌学?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学习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学习充满乐趣?……2.“问题域”和“问题”从字面上看,“问题域”即问题领域,具体而言,“问题域”指提问的范围、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从范围来看,问题域大而问题小,问题域由一系列问题组合而成,问题具体而微,个人可以从问题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问题域,“讲授教学法的价值和限度”是问题;“童诗教学”是问题域,“如何以童诗赏读提升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素养”是

4、问题。哪些问题可以成为研究课题?问题=课题?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问题即课题”,这一提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问题即课题”是基于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打破将课题研究“神秘化”这个背景提出的,这对于落实“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打消一线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简单地在问题和课题之间划等号,挖到篮里都是菜,无疑把课题降到了一个太低的水平,有必要加以澄清。什么是“课题”?课题应该是研究者依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谨论证和科学设计而提出的问题。课题不仅仅是个名称,它应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5、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比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这个课题,从题目上便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小学阶段的普通教育,其研究范围即是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其目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要将一个简单的日常问题进行有效转化,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才能得以持续深入研究。有些问题虽然平常,看似毫无深度和价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矛盾。许多问题虽然本身没有新意,但是研究角度、方法、效果不同则可以有新意,有创新性,这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辨别、判定、选择能力。教育问题要成为教育科研课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意义性。教育问题必须具有一定

6、的普遍(或典型)意义,问题的解决能够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完善,如果只是针对个别现象的问题,则没有必要作为研究课题。例如“如何帮助某儿童提高说话能力”?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也需要中小学教师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分析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但它只是一个具体问题,反映的是个别现象,因而不是一个教育科研课题。2.明确性。教育问题必须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问题范围太大,任务不明确,也不宜作为研究课题。例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开发现代教学手段?”“怎样加强学生现代科技教育?”等等。这些问题虽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普

7、遍性问题,但是问题涉及的范围太大,任务不明确,仅凭中小学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而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它们都只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而不是一个合适的课题。3.创新性。有研究价值的教育问题是别人没有提出的,或者是有人提出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例如,“怎样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家长的期望对孩子的成才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被研究过,可以找到很多的答案,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定论,而且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问题解决的办法会有所不同,因此,仍值得研究。4.可行性。教师提出的教育问题应符合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应有开展研究的可能性。例如,“全省

8、义务教育的质量现状如何?”“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这些问题就牵涉到可行性。前一个问题仅凭一个教师或一所学校的力量难以获得全面的资料,而由省教育科研机构来实施则是可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