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ID:26457180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_第1页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_第2页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_第3页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_第4页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瓜馥木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进行结构解析,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EI²MS,1H²NMR,13C²NMR)分析,鉴定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化合物马兜铃内酰胺AⅡ对肺腺癌GLC²82、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34.35,101.17μmol·L-1。结论马兜铃内酰胺AⅡ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关键词】瓜馥木化学成分分离和提纯马兜铃内酰胺A

2、Ⅱ抗肿瘤活性瓜馥木Fissistigmaoldhamii(Hemsl.)Merr.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瓜馥木属(Fissistigma)植物,根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镇痛消肿、活血化淤等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的治疗〔1〕。为寻找反映瓜馥木中抗炎、镇痛活性特征成分,我们对瓜馥木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报道O-甲基芒籽碱(O-methyl-moschtaoline)、酸花木碱(毛叶含笑碱,oxylopine)、氧代克斑宁(7-oxocrebanine)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等成分的研究〔2〕。本文报道另一个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3、,并探讨该化合物对肺腺癌GLC-82及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  1仪器与材料  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AB-HS型质谱仪;DRX-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3164型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FORMA公司);比色采用ThermoLabsystemsMultiskanMK3全自动酶标仪。  药材采于江西,由江西中医学院赖学文副教授鉴定为瓜馥木Fissistigmaoldhamii(Hemsl.)Merr.,标本存于广东医学院药学教研室。  2方法与结果  2.1提取与分离瓜馥木根药材经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h×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总浸膏59

4、0g。浸膏用5%HCl捏溶处理后其酸不溶性部分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用水分散均匀,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进行提取,回收溶剂得石油醚部分33.2g,氯仿部分63g,醋酸乙酯部分45.4g。氯仿部分反复进行硅胶柱色谱,以三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得马兜铃内酰胺AⅡ化合物(15mg)。  2.2结构鉴定采用化学和光谱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该化合物与生物碱试剂反应呈阳性,推测该化合物为生物碱。EI-MS给出分子离子m/z265(M+,100),结合1H-NMR、13C-NMR,推断分子式为C16H11NO3。UVλMeOHmaxnm:230,265,277;IRKBrmaxcm-1:3450

5、,3251(羟基,NH),1691,1656(羰基),1614,1502(苯环);EI-MS谱:265(M+,100),250(M+-CH3,51),222(M+-CH3-CO,18),UV,IR,EI-MS的特征显示该化合物属于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3〕。1H-NMR显示在δ4.04(3H,s)为一甲氧基信号;δ7.08~9.26ppm处有6个芳香质子信号,其中δ9.26(1H,m),7.49(2H,m),7.77(1H,m)显示出未取代的D环有4氢,H-5由于受3个环的去屏蔽作用,出现在最低场的δ9.26ppm处,可知δ7.49(2H,m)为H-6,H-7,δ7.77(1H,m)

6、为H-8;δ7.08(1H,s)及7.68(1H,s)二个孤立芳香质子信号显示A、C环上各有一孤立芳香质子,因此,A环中有两个芳香质子被取代。13C-NMR显示在δ171.8ppm处为内酰胺羰基信号,在δ150.7~107.1有14个芳碳信号,DEPT显示有9个季碳、6个叔碳信号,δ57.4处为甲氧基。该化合物的UV,IR,1H-NMR,13C-NMR,EI-MS数据与文献〔3,4〕中的马兜铃内酰胺AⅡ(AristolactamAⅡ)数据基本一致。因此,该化合物被鉴定为AristolactamAII,结构式见图1。  图1瓜馥木中各化合物结构式(略)   2.3样品体外培养抗肿瘤作

7、用实验  2.3.1实验分组实验分为①空白组:每孔仅为1640培养液,在测光密度值(OD值)时用于调“0”;②对照组:每孔为含1640培养液稀释的单细胞悬液;③实验组:又分1.00×103,1.00×102,10.00,1.00,0.10,1.00×10-2μmol·L-1马兜铃内酰胺AⅡ组,即每孔含1640培养液稀释的单细胞悬液和不同浓度马兜铃内酰胺AⅡ。精密称量马兜铃内酰胺AⅡ后用少量DMSO充分溶解,再用1640培养基稀释成不同浓度备用。各组每孔溶液总体积均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