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的阶段性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力图用交际教学法改善和优化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交际功能交际教学法非语言交际交际能力 所谓交际教学法(municativeApproach),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存在很多缺陷,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权威作用,没注重学生的个体
2、差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新时期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实现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即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交际教学法在不同英语学习阶段的应用 第一,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大都是5-14岁的儿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而且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按照所选材料相关单元的内容配合教学可适当使用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作为辅助材料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英语的
3、兴趣,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多地创造学习环境,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各种场合中英语运用的不同情况,尽可能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众多的场景练习机会,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贴近英美社会生活的实用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视、听、说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大大发挥作用。当学生观看或聆听有关音像材料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地场景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所学内容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情景练习,达到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目的。 第二,中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者大都是14-20岁的中学生,
4、他们在对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理性思考,已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跨越初级阶段后,他们对英语的认识水平已由一无所知上升到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所以这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让学生认识和摹仿各种场景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逐步适应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提高其对英语语言高度性的认识。并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场景模仿练习,同时对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加以着重讲解。这一阶段的视听说教学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英美等说英语国家的社会,从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进入中级这一阶段后,包括使用有声资料内的场景会
5、话式教学模式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比如,指导学生编写内容较丰富的英语生活短剧,并作为课堂练习的一种形式,或者让学生分组模仿演练英语原版短剧中的精彩对白、表情、动作等,老师再带着学生一起讨论点评各组的表演情况。并给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是一种收效不错的方法。 第三,高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在20岁以上的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教学指导目标应着重使学生把英语当汉语一样作为日常人际关系交往的重要手段,丰富实际使用英语的意识与能力。把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原声电影、录像片、电视剧等视听材料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创造
6、新颖、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课堂上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体。另外,这一时期的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也是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就是反复训练,频繁练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缩写英语原版剧本、翻译中文剧本、甚或自行编写英语剧本,进行演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达到学习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二、培养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交际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与语言交际并存的一种更加传统、古老和方便的形
7、式—非语言交际,也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Patrick(1988)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
8、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交际的质量和水平,在说话态度、举止、表情、声音的运用,即非言语交际手段方面适当加入一些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师角色及其转变对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