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1940年2月,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理论呢?“活教育”理论内容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方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活教育”的目的论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
2、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他提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教育学生爱劳苦大众的大多数人,恨人类的共同的敌人,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大多数劳苦大众的血泪之上。他的“活教育”目的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眼光”的胸襟,在当时是属于进步教育思潮之列的。(二)“活教育”的课程论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十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亦即所谓“五指活动”,(一)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
3、生等学科);(二)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三)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科);(四)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五)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三)“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
4、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以上"活教育"的三大纲领是针对旧中国旧教育传统的弊病提出的。他认为旧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抄袭外国的,空谈理论,教学脱节,读死书,读书死,书本至上,不求进步,学生缺乏创造性,没有"动手"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的。(四)教学原则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他提出了活教
5、育的17条教学原则,即:(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以上17条教学原则可以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做
6、)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其基本精神为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证实。(五)训育原则他提出的训育原则有:(1)从小到大。(2)从人治到法治。(3)从法治到心理。(4)从对立到一体。(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7)从自我到互助。(8)从知到行。(9)从形式到精神。(10)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到积极。(13)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以上13条训育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
7、规律。局限性在强调“做”的方面时,往往忽视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否认间接经验的作用等。“活教育”理论评价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对封建旧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战争社会背景下时代精神的体现;活教育是对欧美新教育思想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尽管活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局限,但却非常适宜于当时的学前教育领域。我们的课讲完了!~谢谢合作!~陈鹤琴简介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
8、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