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ID:2640858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_第1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_第2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_第3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_第4页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肝郁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损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患者最突出的损伤和最早受累的部位为唾液腺、泪腺,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我国SS的患病率为0.33%~0.77%。近年来,经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确诊的风湿病患者中,SS患者人数仅次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位居第三。但由于许多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再加上该病早期口眼干症状易被忽视,因而常被漏诊、误诊。陶筱娟主任临床观察到,有相当一部分SS患者表现肝气郁结和瘀血征象,以疏肝解郁和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

2、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探讨  1.1以肝肾阴虚为本本病发病以中年以上女性居多。女子六七肾气当衰,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肝肾阴虚,加之后天经孕产乳之苦,可致津亏血耗而成阴虚血弱之体。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主水生精,肾阴亏损则津不上承,口干咽燥。肝肾同源,肝主藏血,肝开窍于目,肝失濡养,目失濡润则双目干涩,视物模糊,月经亏少或闭经。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之阴不足,筋骨失于荣养则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类证治裁》云:“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提示肝肾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1]。干燥综合征患者舌苔、脉象多表现为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舌干燥有裂纹、脉细数,这些均为阴虚

3、之表现。  1.2因郁致瘀,因瘀致燥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藏血之脏。如血虚阴亏之体,复加情志郁结,气机不畅,可致气滞血瘀;或气郁肝火,灼伤津液,形成津亏郁热血瘀。瘀血形成之后,可阻碍气机升降,使津液敷布失常。津液在人体属阴,起滋润濡养作用,其散布于体表能润泽皮肤毛发,其流注于体内能滋灌五脏六腑,其注入孔窍能濡养眼耳口鼻诸窍,其流注于筋骨关节能使之柔润滑利。瘀血内停,津液敷布失常,脏腑不荣,机体失润,则燥病乃成。正如《血证论》曰:“瘀血在里则口渴……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另一方面,瘀血化热,可进一步耗伤津液,加重口眼干燥症状。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

4、结节性红斑或紫癜样皮疹、雷诺氏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女子经血瘀滞、关节肿痛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此皆为瘀血阻络的表现[2]。  2治疗大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丹溪心法》亦云:“燥结血少,不能濡泽,理宜养阴。”所以本病治疗上以滋阴救液为大法,再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施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阴阳双补等治法。  3辨证论治  3.1阴液亏虚型症见口干唇燥,饮水不解,咽干,鼻腔干燥,吞咽干性食物需水送服,唾液量少,眼干涩少泪,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干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救液以治其本。偏于肝肾阴虚者,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偏于脾胃阴虚者,用益胃汤

5、合玉女煎加减;偏于肺胃阴虚者,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玉女煎加减[3]。肝阴不足,阳亢火盛,选加当归、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炒枣仁、石决明、白蒺藜、青葙子、枸杞子、谷精草、龙胆草等药物,以峻补肝阴,泻火潜阳。脾阴不足,胃火炽盛,可选加山药、白扁豆、黄精、天花粉、石斛、麦芽、淡竹叶等药物,以养阴健脾,清泻胃火。肺阴不足,虚火旺盛,可选加天冬、百合、生地黄、天花粉、阿胶、黄芩、知母、桑白皮、射干等药物,以清热润肺,利咽止咳。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可选加熟地黄、山药、何首乌、女贞子、知母、黄柏等药物,以填精补肾、滋阴降火[4]。  3.2气郁瘀血阻滞型症见忧思郁怒、肝郁不舒,口眼干燥,但欲漱水

6、不欲咽,肌肉关节疼痛,肌肤甲错,皮肤结节红斑,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方选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及血府逐瘀汤加减。四逆散具有疏肝理气,透达郁阳之功,在此用以疏肝养肝。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的功用。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用。《血证论》曰:“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随气上升”,说明血瘀内停、气机受阻、水津不布是瘀血致燥的病机所在。活血化瘀可使瘀去血活,气机调畅,津液畅达,“瘀去则不渴”(《血证论》)。肝郁明显者,可加用青皮破气行气。瘀滞丛生可加用一些虫类药,如水蛭、地龙、地鳖虫等,以期瘀去络畅,津液流通,燥亦荡然无存[5]。但因虫类药大多有毒,且有耗气伤阴之弊,临

7、床用量宜轻,不宜久服。  3.3气阴两虚型症见口、眼干燥,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而干,少苔,脉沉弱无力。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选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6]。《类证治裁》云:“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提示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认为内燥之质以阴虚津亏为本,阴虚津亏之源则在于之精血不足。“精血同源”,失血亦失津,又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治当益气生津,补阴养血。常用药物为黄芪、炒白术、党参、炒当归、白芍、冬虫夏草、山药、西洋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