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ID:2640720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关键词]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思考中国7/vie  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通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这种形式,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养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对社会的认识,利用自我意识的发掘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看,它完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的练习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或自学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  1.1教师要做好课文阅读的引导  独立阅读课通常每篇只安排一课时,它简洁利索,重点突出,侧重自学

2、,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作用。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从而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1.2独立阅读课文选择要有针对性  独立阅读课文要和本单元或本组课文有关联,通过独立阅读进一步加深对本组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教师要针对本组课文的关键点来进行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达到深化单元主题的目的。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利用课件安排学生听读全文,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学生再次带着自己的想象快速读课文,讨论交流内心想象的画面:大树落叶、蟋蟀争鸣、大雁南去等等,通过交流再次对秋的声音

3、进行理解,并在课文内容学习之后,组织同学进行课文的续写,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1.3独立阅读课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更有将阅读所得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人教版第八册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在阅读课文之前,先阅读课前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并在课文阅读结束之后,结合生活阅历和个人理解提出治理�S河的对策。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之外,增加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明白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1.4重视学生的参与感  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参与,学生完全独立自主

4、地依照“独立阅读课”学习目标进行。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本组课文的侧重点在于语言表达的艺术,通过综合性学习,不断丰富语言,并学习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本组课文中有两篇课文为独立阅读课文,分别为《半截蜡烛》和《打电话》,这两篇课文分别是剧本和相声两种形式,剧本体现的是语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相声体现的是其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所独特的魅力。这两篇课文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自己体会语言的魅力。或者分小组进行独立话剧的排练,并让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点评,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  2让学生挖

5、掘自我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学习的动力,只有主动性的学习,才会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自我意识的挖掘是独立课文阅读教学培养的方向之一,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并根据课文的侧重点,来探寻自我内心的共鸣。如人教版第12册第4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两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要侧重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挖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依靠不屈的意志和抗争的勇气,要依靠自己才能将生活继续下去,这种挖掘自我意识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转变其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热爱学习。  3通过独立阅读课文的

6、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生活  独立阅读课文的选择更多的只是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体现,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这些课文的学习和认知,提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足够多的知识语言积累,进一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带动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获得了提升,也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了热爱。语文课文就是生活的浓缩,而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认识生活,更好的热爱生活,达到心理上的成熟。  4结语  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作为单元课文教学的辅助部分,更多的是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是对学生在精讲课文学习语文知识

7、的一种补充,对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想无论是教学什么课文,其立足点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语文的魅力,从而真正的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