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ID:26393284

大小:473.8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6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_第1页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_第2页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_第3页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_第4页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膜学说1.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钾的通透性较大,故钾外流聚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而滞于膜内,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2.当促使钾外流的钾浓度势能差同阻碍钾外流的电势能差(钾外流导致的外正内负)相等时,钾跨膜净移动量为零,故RP相当于Ek—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1.实验证实2.Nernst公式R—通用气体常数(8.31)T—绝对温度(237+摄氏温度)Z—离子价F—Faraday常数RP产生机制2锋电位和钠平衡电位AP机制1:上升支:细胞受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膜上的钠通开放,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吸引,

2、故钠内流引起上升支直至内移的钠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的净移入时为止。(ENa)。AP机制2: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浓度差。AP机制3:静息期:膜电位最后恢复到静息时的极化状态,由于膜内Na+增加、膜外K+增加,激活Na+-K+泵,泵出三个Na+,泵入二个K+。AP产生机制膜片钳实验钠电流3.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复极Na+通道的性状:激活、失活、备用、Na+通道的失活通道失活的特点:它的失活出现较其它离子通道为快;通道失活表现为通道不因为尚存在的去极化而继续开放,也不因为新的去极化再开放;只有当去极化消除后,通道才可能

3、解除失活,才可能由于新出现的去极化而再进入开放状态。动作电位上升支时Na+通道的性状:激活、开放兴奋性与Na+通道的性状绝对不应期与Na+通道的性状:Na+通道失活相对不应期与Na+通道的性状:部分复活(备用)超常期的机制:Na+通道备用,膜电位与阈电位较近低常期的机制:Na+通道备用,膜电位与阈电位较远静息期与Na+通道的性状:备用(关闭)兴奋性的变化三、动作电位引起及其在同一细 胞的传导(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阈电位:膜内负电位去极化到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值。(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局部兴奋: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的轻微去极化。特性:1随阈下刺激增大而增大2电紧张性扩布3总和现象(时间性、

4、空间性)局部反应与AP的区别局部反应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引起阈(上)刺激引起钠通道少量开放钠通道大量开放反应等级性“全或无”有总和效应无衰减性传播非衰减性传播(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传导: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播的过程。局部电流:已兴奋处和未兴奋处因电位差而引起的电荷移动。有髓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方式是跳跃式传导1.进入“细胞4”2.返回“细胞2”3.结束4.返回主菜单请返回调用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