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

ID:2634123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_第1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_第2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_第3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_第4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的论文摘要:本文从时间维度分析了《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从空间维度分析了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空间上的漂泊和精神上的漂泊形成一种比照,因而在内心的精神层面,诗人就苦苦寻觅知音,这又反过来体现出诗人灵魂的孤苦无依,综合三方面,可看出汉末文人的生存困境和对这些精神困境的突围,突围的努力和失败的结果,从中体现出了深刻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精神流亡;困境;突围;悲剧意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经格调在大时代的急剧动荡下,被冲刷涤荡,这一时期特殊历史

2、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古诗十九首》正是这一更趋向成熟的民族的精神思想结晶。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所作,可见其中蕴含的是整个民族中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不是个别思想巨人先于一般人的思考,但其深刻性和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却同样具有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中华民族感官相当发达,又长于理性思维,因而对于外界事物有着细腻敏感的观察,这些观察通过理性的过滤又内化为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生命的思索。《古诗十九首》中就反映出了汉末士人在关怀自我、关怀人生、关怀终极的过程中萌生出的悲剧意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

3、死亡的恐惧、身世漂泊之感、灵魂的孤独无依、生存的困顿等,这正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深刻的标志,也正是《古诗十九首》为何当得起“一字千金”、“五言冠冕”。  从时间维度上看,《古诗十九首》中承续了《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楚辞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自然界时序更替的敏感,“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明月皎夜光》),“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东城高且长》),“过失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自然界的变化触动了作家敏感的感官,引发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这些对自然时序更迭的观察进一步内

4、化为对对生命短暂的喟叹,对死亡的恐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首乌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悬在头顶的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思考着短暂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时间的对立。一个没有自觉意识的民族是不会有生死的思考的,甚至可以迟钝到意识不到死亡的存在,而这些诗歌从自然界出发,对生死对立、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的思考深刻而具有感人的力量。  在与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诗人充满了无力感,

5、因为清醒地看到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作者把的审美眼光投向了迷念物欲尽情享受的世俗之乐,萌发并伸张了“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的生命感性欲望,在压抑的情感中涌起的珍惜今生今世,沉入当下生命,讴歌人生欢乐的旨趣。“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坷长苦辛。”(《今日良宴会》),“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东城高且长》)“捐弃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这是对生命的压抑、苦痛的反抗,充满了绝望的战斗精神,既孤独又振奋人心。诗人们“因为清醒,故不信‘长生久视’之说,又因为务实,故执著于生的享受。”①他们执著而热烈

6、的追求并不是针对对象本身,而是针对自己个体生命价值,在坚持探寻生命意义。悲观宿命论中融合了积极入世的胸怀,强烈地关怀着现实存在和终极意义,这种清醒的绝望造就了《古诗十九首》中深刻的悲剧意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了激起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从空间维度上说,真正的思想家都是灵魂的漂泊者,《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就在诗中倾注了大量的孤独感,生命的漂泊无依,灵魂的无处安放,“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河畔草》)“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青青陵上柏》),这种漂泊感也通过思妇对流浪的灵魂的深挚感情的抒发来

7、表现,这样游子思妇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张力,弹性地表现了士人的困顿和漂泊无依的孤独。  在空间的距离感中还蕴藏了深沉的孤独和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浅层面上是游子思妇的漂泊孤独感,深层结构中却是汉末文人的灵魂流浪和对如何安放生命的叩问。在对精神家园的追索中又是充满了焦灼和忧虑的,“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坡”(《冉冉孤生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时空的重重阻隔隐喻了现实中通往精神家园道路的遥不可及,“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8、涉江采芙蓉》),路程绵远,希望渺茫,即使是看似近在眼前,其实却又远在天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