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35625
大小:8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6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4、河中石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实际调查观。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教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
2、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1.重点字圮(pǐ)募(mù)金 棹(zhào)小舟 木柿(fèi) 曳(yè)铁钯(pá) 湮(yān)没 啮(niè)齿 溯(sù)流 臆(yì)断 欤(yù)2.通假字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3.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义:一起
3、;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盖石性坚重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4)但知其一 (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5)是非木杮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6)求之下流,固傎 (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7)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二)作者简介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清代学者、文学家
4、,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晚年自号白云,乾隆年间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编撰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三)背景介绍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三、整体感知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2)暴涨 (动词
5、用作名词,洪水)特殊句式(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3)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四、整体感知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答: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够提出正确看法。2.故事对石兽的位置的看法各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答:⑴寺僧以为石
6、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3.文中写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答: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
7、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4.为什么寺僧与讲学家的看法是不对的,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答: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答: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
8、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2、从这篇文章当中,你学到了什么? 答:一是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二是实践出真知;三是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四是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三、写作借鉴1、逐层深入,脉络分明本文三段,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尚根据物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