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06004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结合初探(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结合初探(下)五、案例分析:武钢国际化运作的内部审计武汉钢铁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正式投产。武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主体厂区坐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现有在岗职工近9万人。所辖的4座铁矿、2座辅助原料矿分布在鄂东、鄂南及河南焦作市,还有海南钢铁有限公司、襄樊钢铁长材公司。2005年,武钢和鄂钢、柳钢实现了联合重组,并开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出了“把武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和精品名牌生产基地”国际化战略,花大力投入对国际化运作的研究与实践,以应对各个领域出现的每一个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武钢决策层注重内控、致力于控制环境建设,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实力储备,为其国际化运作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武钢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五大配套子系统:实施会计委派,以集中会计控制权;坚持制度建设,以规范内部会计控制活动;实施会计稽查,以促进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执行;强化内部审计,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再监督;派驻子公司监事会,以强化子公司的会计控制。武钢以预算管理控制为主要手段,以成本费用控制、资金管理控制、对外投资控制为重点内容,将内部会计控制渗透于财务活动全过程之中,有效保证了资产的安全完整和经营效率、效益的提高。近年来,其资本保值增值率均在我国冶金行业名列前茅,各类资产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在武钢6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中,每年都有40多项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999年开始,武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集团公司要求各子公司和二级单位每月报送预算执行进度,同时借助健全的会计系统对其经济业务处理进行跟踪管理,既保证了预算控制的适时性,也卡住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在每月召开的预算执行分析会上,预算管理委员会和各责任中心负责人认真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各种差异原因,找出内部控制中的强项和弱项,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下是武钢在内部审计中推出的五项重点:一、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为公司识别、防范风险服务 内部审计关注风险问题,标志着内审工作性质的转折。由于内部审计资源是有限的,而企业各种管理决策、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都属于内部审计的范围,在一年之内,内部审计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方面。为了找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2002年,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审计风险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公司产、供、销、人、财、物等32类168项问题,调查面覆盖了公司领导、管理者及职工代表各个层面。近千份问卷的统计分析,将企业的风险直指投资领域、采购领域、建设工程领域以及易被忽视的专项费用、福利费用的使用,形成了应对风险的审计总体规划,公司每年均以开年的1号文件下发各单位审计计划,为规范审计行为提供依据。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概括企业风险与审计战略的融合: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经济责任审计从事后评价向事中制约延伸提升资本效率和防范经营风险已成为管理当局、职能部门及企业员工上下关注的焦点。法人治理结构被视为微观的民主与法制框架,领导者经济责任制度成为这一治理结构的核心。 武钢的内部审计与时俱进,适应了这一转折。早在2001年对全公司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率就已经达到100%,监事会对子公司经营者现职评价率亦达到100%.(国家五部委要求离任审计的比例是30%),着力加大对现职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提高了广大领导干部增加全面履行职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自觉性。三、拓展职业空间的专项审计渗透到深层领域内部审计过程中,武钢致力于发挥内部审计“经济良医”和“管理顾问”的服务作用,做出了几点有益的尝试。“审计公示”是探索与被审计对象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性管理、以最简捷的方法收到最大面积成效的一种尝试。这种在被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报告的做法,使得内部审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培训被审计者”,就是对厂矿长、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要他们了解也给武钢高层管理层自身的管理带来利益,减少了冲突,在共同目标下形成合力。“审计奖励制度”是对被审单位由硬约束转为正面激励的又一创新,也是内部审计在总经理授权下独特具备的职权。“审计服务”使管理层经常性地考虑降低基层监管成本的问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认真论证公司内部审计、监事会、会计委派三者之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范围,减少了基层接受监管的负担。在实践中,做到与财务的认真沟通与配合。四、内部审计在内控框架构建中的联动效应。 流程再造是创新型企业的灵魂。但是,创新又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法规制度形成碰撞,与现行的利益格局形成冲突。在这种整合之中,唯有内部审计能够凭借比其他部门聚集信息更多、管理范围更大、内容更丰富的优势,迅速形成一支创新型、反应快速的学习型团队,对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管理系统发表更具权威性的评价。武钢汇集了来自集团各管理岗位的力量,针对各类主题联手攻关。这种无边界的组织效应和新型的“借脑”运作,产生了很大的合力效应。审计力量投入的重点不再是各个管理环节的本身,而是管理的接口部位这一权利与责任的传递点。这样就带动了相关部门各自敲响警钟,主动承担责任的联手管理,使审计线索的突破得以迅速切断流向不明渠道的资金,审计建议的实施成为一笔实实在在的管理创效的源泉。针对不同的经营环节,武钢采取了各种适合的审计方法。在投资环节实施的“信息真实性审计”,增强了大多数投资者对国有资产保全的责任感;在物资采购环节联手实施“四大循环审计”,完善了“阳光采购”的内涵;在资产重组、资源利用的管理接口部位联合实施“审计穿行试验技术” ,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评价内控制度,促进规范管理;评价营销制度,促进开拓市场;评价采购制度,促进增收节支,评价市场风险,促进优化决策,评价部门职责,促进闭环运行。通过对已报告的审计发现进行后续审计,求根溯源逼出部门联手管理,筑起控制企业利益流失的防线。五、创新审计方法的精细化管理内部审计在现代管理中与各个环节的专业管理协调日益紧密。审计的工具和技术、管理方法与这些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日益兼容并存,不少控制难点的突破往往是双方管理技术共同借鉴和弥补的结晶。 近年来,武钢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方法体系:致力于审计战略研究,移植来自国际的控制理念及实务技术;在内部审计资源管理中建立了标准系统;在企业横向管理中创建了跨部门的“多元循环法”;评价业务流程的“接口部位突破法”、“网络比价法”、“同级审计制”;同时,“双向承诺制”、“审计备案法”、“穿行试验”、“内部控制矩阵图”、“多维分析表”等近百种审计的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更使得内部审计做到了精细化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武钢的内部审计,已经逐步由传统的内部审计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转变。并与国际化运作的内部控制紧密结合。首先是内部审计的理念,借鉴了西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技术,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以风险为出发点,并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作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这样可以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将人力物力资源尽可能分配到风险大的事件上或环节上。而且,在设计内部控制措施是非常注意在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经营效率间找到平衡点,因为太严格的内部控制往往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所控制的风险是否值得这样控制”成为内部审计工作中常常考虑的问题。其次,内部审计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事后监督评价转向史前的预警防范,做到了审计关口前移,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时效性,也解决了事后审计难处理的问题。国际化运作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及良好内部控制的结合,成果是显而易见的。2004年,武钢(集团)公司实现利润总额超25亿元。这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利润以10亿元的速率增长,8年来,累计降低成本费用57亿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86.6%。六、结语(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结合的优势从下图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ERM作用的逻辑框架可以看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扩大范围后的现代内部控制发挥了确证与咨询的功能。确证职能是评价职能的延续,但更强调提供增值服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企业风险为出发点规划审计战略,导致的是符合管理层需要的、紧密结合目标和风险的适当控制。咨询职能则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能动性及增值目标,并将事后的反馈扩展到内部控制建立前以及实施时的协助与促进,帮助管理层对现代内部控制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现代内部控制(ERM)的过程 现代内部控制的功能是在公司管理活动各个方面都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根据已经制定的公司目标识别、控制以及管理风险,为公司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功能是以风险为出发点,通过确证和咨询活动为内部控制提供能动的反馈,将反馈控制向事中实时反应以及事前前馈延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控制两个要素以风险作为共同的语言,相互协同作用,其目标都在于增加企业价值,其功能实现了“1+1〉2”的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效应。除此之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发展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如以企业风险为基础的审计规划、标杆比较法以及控制自我评估等。(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启示与国际内部审计的实践相比,我国的内部审计实践尚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这表现在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准则没有要求内部审计涉足公司治理领域,从而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与改善,而只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监督。大致说来,我国当前的内部审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内部审计方法比较落后,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内部审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风险观念比较淡漠,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抽样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缺乏对审计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审制度约束、内审督导复核、内审考核、内审责任追究等。但企业内部审计在这一环节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即使已经建立的某些制度也形同虚设。2、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3、内部审计考核未能有效执行,表现为:缺乏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结果的考核而忽略对内部审计过程的控制;考核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公证性;考核不与奖惩相结合等。4、内部审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现行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明显地偏重于内审法律、内审准则和内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结果是内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各单位内审运行各行其是,质量状况参差不齐。在审计方案编制中,对人员的组成缺乏科学的分配控制,使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与项目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审计作用难以发挥。我国目前在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同样存在。因此,我国也应该逐步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可以考虑从控制领域开始,以识别和评估组织风险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目标,而把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只有这样,我国内部审计才能为组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其在组织中的地位,未雨绸缪,消除潜在的职业危机。资料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