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

ID:26297454

大小:86.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26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_第1页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_第2页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_第3页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_第4页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关键词]比较研究;近代早期;《清朝殖民地事业》[摘要]近年来的西方中国学研究纷纷致力于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国中心论等视角来瓦解从前居统治地位的西方中心视角,目前又流行互动比较的视角,而且偏爱比较晚明前清与同时期欧洲的关系,但比较中总是忽略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美国学者霍斯泰特勒的《清朝殖民地事业》一书所作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即存在这种不足,并且这种状况在西方学者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TheTrapoftheparativeResearchSomeNotesonLauraHost

2、etler'sQingColonialEnterpriseKeysoNormalstyle="MARGIN:0cm0cm0pt">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nantodernism,post-colonialismandChina-centeredapproach.TheinterparableapproachisaneondefectsinWesternparativeresearchesbetweenChineseandEuropeanhistory,an678910dtriestoprovidesome

3、ideasonproperinterparison.一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一向以其变化多端令国内同行应接不暇,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摆脱西方中心视角。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劳拉·霍斯泰特勒的《清朝殖民地事业:近代早期中国的人种志与地图》(LauraHostetler,QingColonialEnterprise,EthnographyandCartographyinEarlyModernChina,ChicagoandLondon,2001)一书是这股新潮流的又一典型代表,也泄露出西方学界的中西比较研究之重大不足。《清朝殖民地事业》力图

4、把清代前期表现为近代早期世界中的一个扩张性帝国主义政权,这一观点通过分析清朝政府如何使用地图和人种志实现其殖民野心而呈现,尤以对人种志的分析为主,而所谓人种志在这里就是苗图册和贵州方志中描述少数民族的那部分。把17—18世纪的清朝描绘成与各欧洲强国处于同样历史进程中的政权,并且把原本通常用于19~20世纪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分析用于一两百年前的清代中国。此主张与我们多年来的习惯看法相悖,令人好奇心陡然而起,而也宣称她力图通过此书展现有关历史编纂学的新设想。此书在人种史和制图史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但更深层的比较对象是欧洲与一个非欧洲地区的行为

5、。自称本书是想通过一项比较研究来挑战关于“东方”与“西方”之基本差异的各种成见,和认为“世界”的形成只是欧洲的责任这种成见。之所以选择近代早期欧洲和清代中国作为比较双方,只是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考虑,而无意于标榜这两个地区比其他地区更重要,也希望有更多学者就其他地区的早期近代性问题承担起同样的比较研究。就欧洲与中国相比较而言,希望提供放开眼光和转换思路——在世界脉络下审视中国历史——后的新启示,破除长期困扰西方中国学研究的一种成见,即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而费正清这种模式其实继承了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等早期西方人的中国观,把

6、中国刻画为内部没有任何变化动力的静止文明。近几十年西方的中国学研究固然在激烈拒绝早期关于一个静止、停滞之中国的推断,而努力遵循更加中国中心的取向,但中国中心取向的提倡者们,在看待那被描绘为“对西方之反应”的范式时,经常不愿意去揭示涉及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作用的话题,亦即缺乏比较与互动的眼光,因此并没有摆脱费正清那种偏于一隅的缺失。鉴于此,提出如果采用一种聚焦历时态变化或者国内地区差异性的取向,可能会有更大的贡献。需要一副新的历史编纂学透镜,它大到足以既把清朝看做一个有其自身历史和动力(以及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独立实体,又能把它看做是更大范围

7、内早期近代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清朝如何参与近代早期世界历史甚至帮助其形成,而不仅仅是对之做出反应。针对历史编纂学的宏图伟志值得称道,而这项具体研究究竟如何,还需通读全文后再作评价。二支撑起比较思路的基点可以概括为:1.“近代早期”可以恰当地描述全球化进程,而不是只用于西方化进程。2.“殖民扩张”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当今世界诸国都应看做造端于近代早期的“民族国家”,中国也不例外。3.与近代国家扩张进程密切相关的图像表达技术可同时见于东西方各国,并且技术的相似性和使用这些技术时之政治目的的相似性是由于它们有类似的殖民

8、历史为根基。围绕这几个基本假设,本书第一章提出,清朝的立国特征或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以满洲人为最高统治者的多民族共容的帝国,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汉人文化的号召力,而又同时保证清晰的满洲人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