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ID:2629063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_第1页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_第2页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_第3页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张好艳李志锋刘彩杰  摘要介绍了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病症,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症状;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河南新安    新安县位于豫西伏牛山余脉,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36'~35°5',东经112°9'~112°19'。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易旱区,热量适中,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变幅较大,玉米总种植4000hm2以上,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作物。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有流行发病趋势,造成玉米减产10%。因此,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玉米生产

2、有积极意义。  1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种苗侵入系统性侵染的黑穗病[1]。幼苗期多数病株不表现异常,中后期在雄穗上全部或部分分枝被破坏,形成病瘤,外面包有白膜,破裂后露出黑粉,黑粉散出后残留丝状穗轴,有的小花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雌穗发病时,基部膨大,端部尖,多不抽花丝,苞叶早枯黄,由一侧裂开,内部全变成黑粉,外有白膜包被,膜破黑粉散出后,残留黑色丝状物。有的仅穗上部受害,基部籽粒变成畸形丛生的小叶状物,内含少量黑粉,雌病穗前期黑粉包在苞叶内不易见到。  2发生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2]。土壤带菌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

3、主要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虽可传病,但侵染率极低,它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轻重,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是土壤菌量累积量增高。资料显示,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长5~10倍。新安县大多数土地玉米连作在3~5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引起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充足菌量。二是气候条件变化异常。初夏高温,土壤墒情好。农民抢墒播种,一般在6月5日左右,个别早的地区在5月下旬开始播种。但播种后遇到持续低温。据新安县气象资料,6月上中旬10cm平均地温为9.8℃。在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决定出苗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大于40℃,

4、种子萌发;在16~18℃时出苗需8~10d;如果土壤温度是10~13℃,出苗则需18~20d;土壤温度在21℃时只需5~6d就可出苗。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至一叶期,也就是种子萌发至出苗期。地温低延长了种子萌发至出苗的时间,加大了丝黑穗病菌的侵染几率。三是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农民购买种衣剂时,缺乏科普知识,受推销商的误导,盲目使用种衣剂也是促使丝黑穗病菌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四是品种抗病性低,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在同一接种条件下,高度感病品种病株率可达80%以上,而中抗品种不过10%~50%,高抗品种不过5%。病田大多应用的是感病品种,不抗丝黑穗病。连年大面

5、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3]。3防治措施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是选育种植抗病品种。在杂交选育中,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决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组配。目前对丝黑穗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农大108、登海系列等。二是加强农业栽培措施。病田停种玉米,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玉米与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调整播期和提

6、高播种质量,可适当推迟播期,播前要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三是化学防治。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含有烯哩醇、戊哩醇和三哩醇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达87%~96%。但烯哩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产生药害。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

7、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速保利)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用15%腈菌唑乳油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4]。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