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

ID:32649117

大小:58.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从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加强苗期栽培管理和药剂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着手。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左右。病穗全部为黑粉,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大。1症状丝黑穗病的症状。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胞子堆,

2、胞子不易飞散。病菌以落人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厚垣胞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胞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随植株生长,蔓延至果穗和天花,形成砲子堆,成熟后又散出胞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无再侵染发生。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土壤温度较低并且比较干燥时,玉米出苗迟缓,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发病率髙,有利于丝黑穗病的流行。反之地温高、出苗快,发病则轻。因此,在冷凉山区,丝黑穗病发生就重。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2病原病原菌为丝胞堆黑粉菌

3、,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病菌的冬胞子。冬胞子黄褐或赤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微米,表面有细刺。冬砲子间有时混有不孕细胞,表面光滑,近五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6微米。冬胞子未成熟前集合成砲子球,成熟后分散。冬胞子萌发产生具3个分隔的先菌丝,侧生担葩子。担胞子又可芽生次生担胞子。担胞子五色,单胞,椭圆形,直径7〜15微米。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3°C-36°C,以281为最适宜。冬胞子在11(TC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或在65°C热水处理30分钟即死亡。3发病规律病菌以冬胞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在土壤中结块的冬胞子比分

4、散的存活时间长,用病株残体或病土泯粪未经腐熟,用病秸秆喂牛或用“乌米”喂猪均会造成粪肥带菌,而施用这些带菌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玉米播种发芽,冬胞子同时萌发产生担胞子,经性结合产生侵染丝而侵入玉米。侵人时期和部位,从玉米种子萌发开始到5叶期,甚至更长时期都可侵染,但最适侵染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到1叶期,特别是幼芽期最易侵染。侵染部位不仅限于胚芽鞘,也可从根颈以下部位及根部侵入。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的基部分生组织中,花芽开始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进入花蕾原始体。有时生长锥生产较快,病菌蔓延较慢,未能进入雄花序,而只在果穗上发病。丝黑穗病以土壤传病为

5、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无再侵染,因此,品种抗病性弱,发病率高。土壤中菌量多,发病重。播种出苗期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4防治4.1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选育抗当地主要病害的自交系,尽可能以高抗的自交系为亲本,配制丰产抗病的杂交种。大力推广抗病丰产良种,尽快压缩淘汰感病品种。4.2减少初侵来源4.2.1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和合理布局品种是减少田间菌源的有效措施。对病重地块要实行3年轮作,轮作地块有困难,进行2年或1年轮作也好。4.2.2拔除病株一是苗期铲除:根据病苗典型症状,拔除病株是减少菌源的根本措施,于定苗前结合田间管理,及时铲除病苗和可疑

6、苗。二是中期效除:玉米抽穗后黑粉菌胞子尚未成熟散落前,及时割除病穗带出田外深埋,同时将病株就地砍倒放于田间,防效很好。4.2.3施用净肥尽量不用病株病穗做饲料或积肥,如用时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避免粪肥带菌。4.3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增强抗病力。选用优质种子,精心贮放,充分晾晒,可提高种子发芽势。根据地势、土质境情、品种生育期的抗病性,结合茬口和地块发病轻重。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播期;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技术,土壤要翻耙压连续作业,以蓄水保境,提高地温,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浅适宜;幼苗扒土晒根是一项重要的防病增产措施。4.4药剂处理种子用杀菌剂

7、、种衣剂处理种子可兼治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增产作用明显,25%粉锈宁或轻锈宁按种子量0.2%〜0.3%拌种。4.5药剂防治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将会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用25%的三卩坐酮,按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70%五氯硝基苯做成含药量不超过0.7%的药土,播种时覆盖在种子上效果较好。生产上有多种包衣剂,玉米种子包衣处理后,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