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ID:26287464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_第1页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_第2页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_第3页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_第4页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孙思邈有关精神病学的医学思想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不仅医技精湛,医德高尚,还着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典籍。该书共30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合方五千二百余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的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书中所用方药、养生食疗等方法至今仍被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1〕。下面

2、仅就孙思邈对中国医学精神病学的贡献及学术影响,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1癫证1.1确定癫病之病名在中国医学史上,癫病作为病名由来已久。但在先秦时期,“癫”病是指形体颠仆的癫痛之病。而那个遥远年代中对精神病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吕氏春秋·知接篇》称为“苛疾”,高诱注曰:“苛,鬼神下(烧)人病也。”又有“蛊”、“痴疾”、“狂易”、“丧心”、“(姐)病”等异名。在《黄帝内经》中亦有相关的记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癫疾”。“癫”几乎是现代意义上的“痫”症。癫由癫痫之癫而转指癫狂之癫,盖始于唐代。具

3、体而论,当首推孙思邈。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府”中列有“风癫第五,狂邪针灸图诀附”,论六首、方三十四首、针灸法四十八首。他还指出:“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眼坐沟渠,吠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嗅骂无度,或是飞蛊精灵,手乱国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2〕从而确定了癫的命名,使癫病的理论与疗法自成一体,既有发病的原因,临床上的种种表现,诊治原则,又列举出一系列的诊断预测方法、方药、针灸等疗法。1

4、.2癫证出现的病因病机追述历代医家对癫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以外邪叙述者,亦有从内伤论理者,有的认为是阳气偏盛,有的认为是阴邪有余,有的认为是寒能气滞,有的认为是阴邪有余。如《难经·二十难》指出:“重阴者癫”。东汉张仲景则从“风寒积聚”,以“血虚气少”着说,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曰:“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精神离散,魂魄忘行,阴气衰者为癫。”〔3〕关于癫狂的病因病机,孙思邈既遵从医经的理论,又从大量的临床经验出发,进一步探讨发病的原因及机理。孙思邈认为癫病

5、皆由痰热相感而动风之所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1.3癫证的治疗——提倡辨证施针药癫狂的证候与症状很复杂,变化较多。孙思邈总结《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学理论与治疗癫狂的大原则,扬长避短,拾遗补萃,据证施法,针灸并用,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体系,如《千金要方·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曰:“悲泣鬼语,灸天府五十壮。”又曰:“悲泣邪语,鬼忙歌哭,灸慈门五十壮。”又曰:“邪病语不止……人中主之。”凡骤然发作者,孙思邈主张急则

6、以针灸为快捷。故治法中所采用的针灸疗法多实用,为后世所继承沿用的最著名者莫过于十三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风癫》)所谓十三鬼穴,依次为:(1)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2)鬼信:大拇指甲下,人肉三分。(3)鬼垒:足趾甲下,人肉二分。(4)鬼心:掌后横纹,入半寸。(5)鬼路:外躁下赤白内际,足太阳处,行火针。(6)鬼枕:大推上入发际一寸,行火针。(7)鬼床:耳前发际宛究中,耳垂下五分,行火针。(8)承浆:又名鬼市穴,从左出右。(9)鬼路: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即劳官穴。(10)鬼堂:直鼻上人发际一寸,行火针。(11

7、)鬼藏:即女人玉门头;行灸法。(12)鬼臣:尺泽横纹外头接赤白肉际,即曲池穴,行火针。(13)鬼封: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去上,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以上若是四肢穴位皆用双穴;若是孤穴即单用之。这十三穴很值得研究并试用〔4〕。亦有相当的方剂是孙思邈的临证所得,如温胆汤、定志小丸、镇心丸、薯预丸等。2分科论述2.1妇产科精神病妇产科精神病是女性特有的一类精神障碍。唐代以前的医学文献中对此类妇产科精神病已有不少的记载,可是对其治疗,尤其是药物和方剂等方面,还显得比较单调。因而孙思邈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有益

8、的尝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不少治疗精神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方药。在《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就记载了治疗因“胎上迫胸,心烦不得安”的菊花汤,妊娠“常苦烦闷”的竹沥汤,还有产后“忽苦心中冲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语错谬”的茯神汤,产后“志意不安,不自觉,恍惚恐畏,夜不得眠”的人参丸等十余方为后世医家所遵循〔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