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ID:2628269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_第1页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_第2页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_第3页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_第4页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阅读的境界与方法摘要: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就确立了“阅读社会”的概念,读书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只有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并渐次进入阅读的三种境界,阅读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到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阅读境界方法    关于阅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说过这样四句话:“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曾祥芹教授关于“阅读”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界线,试图从“读者与读物、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社会、读者与自我”的

2、四维空间开拓阅读的新境界。  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就确立了“阅读社会”的概念,读书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据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统计,1997年全国销售图书74.71亿册,人均购书籍6.04册。1998年全国销售图书77.04亿册,人均购书籍6.11册。我国课本类(含大中专教材)图书销售数占总销售数的53.6%,而同期美国大中小学教材市场份额仅为22.4%。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不仅偏低,而且不合理,尤其是课本比例超重。近年情况虽然有所改善,然而,不难发现,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关注阅读是出于应试目的,一些书商关注阅读是出

3、于经济目的。人们对阅读的认知由于功利而趋于偏颇。  一、阅读的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读书的三重境界》中指出阅读的境界可分为为知,为己,为人。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4、”。其实我们读书,也得经过这“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想在浩瀚的书海中选出一本经典之书也非易事。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能够看到的书,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现当代文化精品,还包括世界文化中的名家名著,当然也会有形形色色、低级趣味之书充斥着我们的阅读空间。一方面知识浩瀚如海,人生短暂,一方面“文化垃圾”如同披着羊皮的“狼”,给人诱惑不断。怎样选择一本对自己人生有用的书,以便使我们在有限的人生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文化的魅力,怎样抵挡住种种低级趣味之书的诱惑和腐蚀,让我们的心灵远离“文化鸦片”的毒害?这就需要我们“独上高

5、楼”,借助“高瞻远瞩”的便利,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望尽天涯路”,从而选择自己人生道路上所要看的书,这是读书要经历的第一个境界,也就是“择”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已经选择了自己要读的书,但是想要读懂、读透它也非易事。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都是这些大家的心血和结晶,是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中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因此想要把他们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智慧悟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勤奋钻研和吃苦的精神去读书。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著书者特别是大家们的智慧结晶固化在书本中,他们书中所含的

6、韵味和哲理书可能晦涩难懂,我想这也是他们“降大任于读书者”,如何走近他们,取得“真经”,就需要我们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毅力,这是读书要经过的第二个境界,也就是“研”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我们在读书中品位和领会到著书者的智慧以后,掩卷沉思,“蓦然回首”,自己曾“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个“他”,已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读懂了这些大家的智慧,在我们自己的“悟”中总结出自己的人生哲学,这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为我所用。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的思考却是无限的。从书中吸取大家们的智慧去思考,会让我们的思考站在

7、了巨人肩膀上,变得成熟、睿智。在深入的思考中“悟”出人生自己哲理,也就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他”。读书的第三个境界也就是“悟”书。二、阅读的方法  关于阅读的方法,培根在《论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需要逐字精读,有的书则可以一目十行地泛读,更多的书可能需要精读泛读相结合。朱熹说“读书切忌太匆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细思量”,强调读书要慢慢咀嚼消化。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就是说读书要学会思考,要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才有收获。下面介绍几种名人的读书

8、法:  (一)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