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ID:26264630

大小: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5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_第1页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_第2页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_第3页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_第4页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_第5页
资源描述: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谕令,称1: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着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这道谕令宣告自隋朝以来实施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的终结。明清以来,科举制作为士民的晋升之道,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与社会制度的汇集点。科举的废除也就意味着传统仕进之

2、路的断绝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制度的废除,当时的社会反响却是相当的平静。同时,各种学堂迅速增加,应了谕令中所谓“科举阻碍学堂”之说。  对于这一事件,前人或从宏观综论科举废止的社会影响,或从微观考察清政府废止科举的决策过程2,从而对这一事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这样一个重大制度的废止,却没有在士绅阶层内部引起大的社会反响,其原因何在?对此却着墨不多,似仍有探讨的必要。本文拟从清代仕途结构的变化、官方政策的制定以及士绅阶层的因应三个方面来讨论。一  清末科举的废止并不是一时的行为,如果从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算起,整

3、整花了十年时间3。在清代,科举制度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更重要的,它是一种选官制度,其变动涉及到一系列社会结构的变化。由于科举是士人入仕之途,因此从清代科举与仕途关系的变化来看,或许更可见清末废科举的社会结构背景。  总的来说,清代民众入仕之途虽广,就其大略而言,分为正途的课目与异途的捐纳4,但科举是清代最基本与最重要的选官方式,且在制度上,科甲在任官上明显优于捐纳。然而到十九世纪中国士绅阶层内部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绅士总数的增加,一是“异途绅士的比例上升”。太平天国前,“正途”官员对“异途”官员数之比约二比一。太平天国后两者相当接近,约为四

4、比三。而在清代士绅总数中,太平天国前一时期,只有32%的人出身于“异途”,而太平天国后上升为36%,这表明士绅本身内部结构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动。“异途”出身士绅数量的大量增加,并有力地渗透到上层士绅集团去,削弱了对科举的尊重5。这一变化在仕途上的反映是,由科举入仕的比例下降,而由捐纳入仕的比例上升。根据《大清搢绅全书》对清代数个年份的所有品级的地方官员的统计(见表1),明显可以看到,从十九世纪初年到二十世纪初年科举废止前,地方官员中由科目入仕者从原先的48.9%下降到38.5%,而捐纳入仕者从早先的28.9%上升至50%6。表1:清代地方官

5、的出身背景(1801-1904)说明:1)数字根据《大清搢绅全书》(1801,1850,1871,1880,1890,1898,1904)统计,没有统计盛京、吉林及后设的新疆、台湾。2)科目类包括:进士、举人、拔贡、优贡、副榜(副贡)、恩贡、岁贡、生员(廪生、附生、增生)、教习、誊录;捐纳类包括:廪贡、增贡、附贡、贡生、廪监、增监、附监、监生;其他途径包括:荫生、书吏、议叙、保荐、荫袭、军功、孝廉方正、文童、俊秀、劳绩。  同时,入仕的功名要求在不断下降,所有地方官员中,进士入仕者,1801年为11.8%,到1904年下降为6.7%;由举人

6、入仕者大体保持平衡,占19%左右,而以监生身份入仕者则由22.9%上升至35.9%。如果分析一下作为地方官员主体的知县与知州一级的出身,这一点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依据《大清搢绅全书》对1745至1904年间的七个年份知州与知县入仕背景的统计显示(表2),科目正途分别占总数的71.9%,66.9%,45.3%,45.8%,43%,40.9%,32.8%;捐纳则占18.7%,21.7%,38.8%,38%,38.2%,36.1%,41%。变化最大的是进士与监生。进士人数由的1745年的606人下降至1904年的51人,所占比例从42.6%下降至3

7、.8%,而监生的人数由203人上升至390人,所占比例从14.3%上升到28.1%。表2:清代州县官的出身背景(1745-1904) 说明:1),2),同表一。3)数字是知县与散州知州的总数,不包括直隶州知州与直隶厅、散厅同知。总数的数字包括只标明升、调、补、选而未注明出身官员的数字以及标示不清的人数,因此大于前三项的总和。其中1745,1850采用瞿同祖的统计数字,见瞿同祖着,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37页。  清代官员入仕之途的捐纳超过科目,反映在实际的官员铨选中,就形成异途压倒正途,科目正途出

8、身者难以获得实职。同治元年(1862)顺天府尹蒋琦龄就观察到,“近日吏部选法,正途人员几无到班之日”,而更有甚者,在保定府,就是吏部分发的即用人员也无补缺之望,“至有追诲不应会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