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47031
大小:7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5
《马健翎戏剧艺术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健翎戏剧艺术论----戏剧论文-->第1章“人民艺术家”马健翔马健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秦腔戏剧作家,他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忠实地奉献给挚爱的戏剧事业,在他有限的生命里,笔耕不辍30多年,创作出多部表现革命战争的现代革命戏剧,同时改编、整理了数十部传统历史剧目,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1.1马健翔的戏剧人生马健领的一生是为戏剧、为革命献身的一生,也是戏剧化的一生。他酷爱戏曲、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爱国爱党、乐于奉献,从不居功自傲,为党的革命戏剧事业翰躬尽捧;他重视保护我国
2、的经典历史剧目,并为之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1.1.1徘徊时期——追寻生命的曙光马健翔,名飞鹏,字健翔。1907年12月25日出生在陕北米脂县一个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家庭。他的父亲马蕙徵是清朝末年觉醒较早的知识分子之一,较早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在陕北地区从教30多年。父亲的进步思想影响着马健领的成长。马健翎的兄长马云程在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加入了共产党,他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影响马徤领,使他走上革命之路,同时也影响着马健翔的革命现代戏剧的创作。马健翔自幼酷爱戏剧,这不但源于家庭成员的影响、较为宽松的家庭氛围
3、的影响,更重要的也和当时米脂的文化有关,米脂县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是其经济和文化却比较发达,米脂县距山西比较近,晋商做生意多经过此地,商人驻留在米脂时常常请戏班演戏,演出的次数也较为频繁。但凡有戏班来到附近演出,马健翔总会不计路途的遥远与同伴同去看戏。马健翔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与同伴玩耍的时候,他就常常会模仿戏剧中人物的唱词、腔调,用搞笑夸张地动作进行表演,常常惹得小伙伴们开怀大笑。他还常常用父亲在学校上武术课用的刀枪棍棒等假道具排戏玩耍。基于对戏剧艺术的热爱,早在童年时代,马健翔就先
4、后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如板鼓、笛子、胡琴、三弦等,他甚至还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童年的爱好和所积累的技能,为他日后成为一名兼具多种才能的艺术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宽松的家庭氛围,开明的家长并未压抑马健翔对戏剧这一通俗艺术形式的热爱,相反,马健领对戏剧的酷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滋长起来。美好无知的童年总是转瞬即逝,12岁时,马健翔正式作为插班生进入米脂第一高小的初级三年级开始度过他的学生生涯。在高小的五年里,马健翔过得安逸而平静。适时,五四爱国运动的呼声也传播到了陕北,陕北的一些学生发起了游行示威。自幼便有
5、着爱国情怀的马健翔被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他和小学同学们一起走上街道,宣传民主爱国思想。米脂高小毕业后马健翔进入榆林中学学习,期间,马健翔通过不断的学习对阶级意识、革命思想等都有了新的认识。1925年,马健翔同榆林中学的许多同学一起加入了国民党。可是两年后蒋介石叛变,马家惨遭劫难,马健翔逐渐和国民党脱离了关系,并在1927年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结束了彷徨,开始了新的革命之路。1927到1930年,马健翔先后在米脂高小担任语文、音乐教师,期间兼任米脂党支部宣传干事和县委宣传部长。在任教期间他常常会组织
6、宣传话剧演出。1930年,国民党在米脂地区清除教育界人士,马健翎受到威胁,是年马健翔离开米脂去北京。但是由于匆忙离开忘记带党组织的介绍信而无形脱党。初到北京,马健翔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积极备考,相反,他不断丰富自己,广泛涉猎哲学、文艺理论、社会科学等。1932年,马健翔在北京大学选听了古代文学等相关课程,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博览中外名著上,他渐渐地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3年,马健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但他对于戏剧的狂热有增无减,他曾经观看过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大师的演出,时常为了看一场戏而不惜典
7、当自己的衣物却还常常乐此不疲。在北大的求学过程中,马健翔不但提升了文学素养,而且还了解了京剧,这对他之后在戏剧改革中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马健翔的创作分期概述马健翔的一生始终追随戏剧艺术,他独立完成的现代革命戏剧、新编历史剧,与人合作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达50多部。马健翎的一些剧本是即兴编排演出的,它们没有保留下来,加上由于纷乱的战争,许多剧本多次辗转而亡佚,现存的剧本大概有30多部。马健领的戏剧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延安时期和西安时期。第一
8、,延安时期。1937年马健翔在延安师范从教的时候就开始了话剧、京剧的初试牛刀。早期的创作就呈现出了多样的戏剧形式:话剧《中国的拳头》、京剧《逃难图》、杂耍《小精怪》等。从1938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健领现代革命戏剧创作的高峰期,也是他取得突出成就的时期。这些剧本都是配合政治时局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革命作品:表现人民痛苦生活,鼓舞民众、教育民众只有积极参加抗战才是生存的唯一选择的《一条路》;宣传积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