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ID:2624114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_第1页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_第2页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_第3页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_第4页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摘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认为是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发病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故传统治疗措施乃属对症处理,往往致病程慢性迁延,且复发率高。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范畴。相关中医文献对此发病原因、病机、证候及论治均有较为本质的论述。笔者据此,并结合数年临证实践,从整体出发、健脾入手,以益气活血为主的方剂,先后辨证施治了126例患者,其中首诊中医肛肠科者45例,首诊西医因疗效欠佳再转诊中医肛肠科者81例。二者分至15~43剂(每日1剂)服用,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便血、腹泻、

2、腹痛消失较快,疗程较短,复发率低,随访6个月,有效率92.86%(117/126),复发率7.14%(9/126)。【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益气活血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认为是结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95%患者首先累及远端结肠,严重者可遍及整个结肠。典型临床表现有:初起症状往往大便带血或腹泻,大便不成形,内含黏液、脓血,以及腹痛,其多呈痉挛性,位于左下腹,可伴有里急后重感。典型体征有:局部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痉挛之肠段),肠鸣音亢进。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质地脆弱,触之易出血,或见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深浅不等

3、之溃疡。活检还可发现直肠隐窝脓肿。晚期可有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性息肉形成。发病原因目前仍不甚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范畴,有关中医文献对此病因、病机、证候、论治均有阐述。鉴于西药对该病的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于是笔者常常带着相关问题,反复而深入地学习相关文献,力图解决疾病反复性大,疗程较长等问题。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从整体出发,健脾入手,以益气活血为主的方剂,先后辨证施治了126例,其中首诊中医肛肠科者45例,首诊西医因疗效欠佳再转诊中医肛肠科者81例。服方最短15剂(每日1剂)

4、,最长43剂,平均服药29天(疗程),便血、腹泻、腹痛消失。每例均随访6个月。结果:其中9例复发,其余均稳定。有效率92.86%(117/126),复发率7.14%(9/126)。此与西医的传统治疗相比显示了三点不同。其一,复方疗程较西医明显缩短。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嘧碇(SASP、SASD),其他抗生素、止血剂、收敛剂,甚至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一般需服药3个月以上,少数需6个月甚至1年以上,以防复发。本方剂连续服用均在2个月以内,平均29天左右,疗程明显缩短,故患者依从性好。其二,西药SASP、SASD以及激素等,均具有一定不良反应,

5、而中药方剂则无此方面的影响。此乃中药之普遍优势。其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所以西医治疗在本质上属于对症处理,故病情反复性大。而中医按其病因、病机、症候、舌象、脉象等辨证论治,在本质上属于治本,且标本兼顾,由此病情反复性明显减低,从而也缩短了疗程,节省了医疗经费。  总结上述对126例患者的诊治经验与体会,以下浅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治。  1脾气虚弱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基础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与统血”。其运化饮食精微至全身脏腑及各种组织中,包括结肠黏膜组织,以保证全身组织细胞的供养。并与肺、肾一起主水湿运化,维持体内水

6、液平衡,若此运化失常,则“脾虚湿困”。由此可出现腹胀、腹痛及腹泻。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脾虚证使胃张力降低、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同时空腹滞留液增多、肠道运动加快,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脾除主运化外,尚有统摄全身血液之功能。脾虚,统血功能障碍,会致“血不循经”,发生各种出血,包括便血。脾的运化与统血功能构成了人体防病、抗病的基础,即现代所称的免疫功能。《内经》中早就提出了“脾之防卫”的论述,李东桓亦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近来陈泽霖等亦发现脾虚患者中IgA、IgG、IgM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含量均低于正常。西医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免疫功

7、能相关,由此笔者认为脾气虚弱乃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基础。  2血瘀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理改变  血瘀因素很多,除因外伤出血、血液积聚于组织器官而成,或因气滞血停而成,或因寒在血脉、血凝成瘀而成外,脾气虚弱亦是重要因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为脾气虚弱产生脾不统血,由此血液离开脉道便积而成瘀。若血瘀在胃,则可发生胃溃疡出血;瘀在结肠,便发生结肠黏膜溃疡而出现便血。长期以来中医普遍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在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程长、缠绵难愈之疾病,病久势必成瘀。此类患者常见之腹痛、痞块、脓血便、脉细涩、舌体瘀斑正是血瘀之表现。近代纤维结

8、肠镜检查,也清楚窥见此类患者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且质地脆弱,触之易出血,并见形态不一之溃疡病变[1]。在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