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强高校内部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高校内部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摘要:随着国家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财政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纳税人对财政资金,特别是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的关注度日渐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应着手从科学化、精细化出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主要就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关键词:高校;内部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预算管理是确保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财政部门对预算制度的改革力度逐年加大,相继采取了“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目标就是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从而加强预算
2、的管理,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预算的编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财政部门上报的“部门预算”,通过“二上、二下”的程序来完成;二是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编制的高校内部预算。笔者主要就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高校内部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内部预算分配未做到真正的“零基预算”,高校使用较多的是“基数加因素法”,即主要以上年(或往年)正常维持开支为基数,增减当年可能发生的收支变动额,来确定本年的预算分配额,这样分配方式容易虚增支出,导致预算分配不合理。 (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预算
3、执行约束力不强。目前,有些高校忽视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执行时只将其作为一种“计划数据”来参考,预算的执行刚性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作用。 (三)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论证,与校内各预算单位的责、权、利联系不够紧密。 (四)预算执行结果缺乏严格的考核和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没有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部门之间都争着要经费、上项目,而不考虑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降低了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高校内部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是实现高校预算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证。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是为学校
4、的各项中心工作服务的,预算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高校整体规划、各项计划和任务能否完成,涉及到各个校内职能部门和系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和每个环节,因此要通过适当途径宣传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以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建立规范的高校内部预算上报、审批和下达程序是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的保证,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类似财政部门采取的模式,推行高校内部的“部门预算”,高校的“部门预算”就是以各校内职能部门和院系为基本预算单位,由各校内预算单位根据其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反映本部门的支出预算,然后学校财务部门将校内各预
5、算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汇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上报,最后学校下达年度总预算。(三)推行“零基预算”,实行项目经费归口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防止预算的重复申报。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该部门上年(或往年)正常维持开支为基数增减当年可能发生的收支变动额的预算方法,完全以该部门本年实际承担的教学、科研、管理任务来安排经费,体现事权与财权的结合。二是校内预算的编制就是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承担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任务的各个院系、职能部处的过程。财务处作为学校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只有依托人事、教务、学工、科研、后勤等业务主管部门,将经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到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
6、例如学校招待经费由学院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实行项目经费归口管理,才能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内部预算项目体系。一是根据财政预算的经济科目建立学校内部的校级预算项目(例如:办公费、差旅费、专用材料费等);将预算项目分解到各校内预算单位,建立二级预算项目(例如院办办公费、院办差旅费等)。分解时需将预算项目区分为部门经费、归口管理经费和专项经费等。部门经费是指开展本部门经济业务所使用的经费,使用目的和范围都是本部门,如本部门的办公费、差旅费等。归口管理经费是按学校管理制度要求由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经费,如后勤处归口管理的全校的水电费等。专项
7、经费是为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学校年度工作重点而设立的专门经费,如实验室建设费等。区分上述经费性质,有利于明确各校内预算单位的事权和财权。二是根据建立的各部门预算项目进行统一编码,录入财务核算系统。 (五)建立规范化的高校内部预算的分配原则、分配定额和开支范围。一是高校内部预算的分配应本着“一保吃饭、再保发展”的原则将学校经费预算年初一次分配给各校内预算部门,分配到各个部门预算项目经费总和不能超出财政部门预算核定预算项目额度,例如部门预算核定办公费为40万元,则分配到各部门的办公费预算项目经费合计不得超出40万元,这样可以为学校年度总预算的正常执行提供保证。二是
8、建立预算分配的定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