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

ID:26235386

大小:9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_第1页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_第2页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_第3页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一、解析几何的难点从解题的两个基本环节看:1、翻译转化:将几何关系恰当转化(准确,简单),变成尽量简单的代数式子(等式/不等式),或反之…2、消元求值:对所列出的方程/不等式进行变形,化简,消元,计算,最后求出所需的变量的值/范围等等难点:上述两个环节中二、复习建议分两个阶段,两个层次复习:1、基础知识复习:落实基本问题的解决,为后面的综合应用做好准备。这个阶段主要突出各种曲线本身的特性,以及解决解析问题的一般性工作的落实,如:①直线和圆:突出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d和r的关系!);抛物线:突出定义在距离转化上的作用,以及设点消元上与椭圆双曲线的不同之处。②圆锥曲

2、线的定义、方程、基本量(a、b、c、p)的几何意义和计算③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公共点的个数)④弦长、弦中点问题的基本解法⑤一般程序性工作的落实:设点、设直线(讨论?形式?)、联立消元、列韦达结论…中的计算、讨论、验D…2、综合复习:重点攻坚翻译转化和消元求值的能力①引导学生在“解题路径规划”的过程中理解解析法:变量、等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②积累常见的翻译转化,建立常见问题的解决模式③一定量的训练,提高运算的准确性、速度,提高书写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具体说明1、引导学生在“解题路径规划”的过程中理解解析法:变量、等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建议在例题讲解时,总是

3、在具体计算之前进行“解题路径规划”:①条件和结论与哪几个变量相关?解决问题需要设哪些变量?②能根据什么条件列出几个等式和不等式?它们之间独立吗?够用了吗?③这些等式/不等式分别含有什么变量?如何消元求解最方便?第4页共4页④根据这些等式和不等式,能变形、消元后得到什么形式的结论(能消掉哪些变量?得到两个变量的新等式/不等式?变量的范围?求出变量的值?)好处:①选择合适的方法;②避免中途迷失[注]关于消元常用的消元法:¬换元,消元的能力非常重要2、积累常见翻译转化,建立常见问题的解决模式(1)常见的翻译转化:①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曲线方程②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交点®③两直线AB和CD垂直®

4、④点A与B关于直线l对称®⑤直线与曲线相切®⑥点(x0,y0)在曲线的一侧/内部/外部®代入后f(x0,y0)>0或f(x0,y0)<0⑦ÐABC为锐角或零角®>0⑧以AB为直径的圆过点C®⑨AD平分ÐBAC®⑩等式恒成立®系数为零或对应项系数成比例A、B、C共线®……[注]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列式与消元:①如果几何关系与两个交点均有关系,尤其是该关系中,两个交点具有轮换对称性,那么可优先尝试利用韦达定理得到交点坐标的方程,然后整体消元如果几何关系仅与一个交点相关,那么优先尝试“设点代入”(交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第4页共4页②如果几何关系翻译为交点的坐标表示后,与x1+x

5、2,y1+y2相关(如:弦的中点的问题),还可尝试用“点差法”(“代点相减”法)来整体消元,但仍需保证D>0(2)建立常见题型的“模式化”解决方法(不能太过模式化,也不能没有模式化)如:①求曲线方程:难度较大,上海常考的是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和相关点法。②求范围/最值:③定值/定点:常见模式:很多定值定点问题(也是定值问题――坐标是定值)就是求某个变量的值,通常由条件列出的独立方程个数少于变量的个数,但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通过消元后恰好能求出某个(或几个)变量的值(而其他变量的值却仍无法确定)如:消去:Þt=3约去:Þt=范围约束:ÞÞx=4恒成立之系数为0:对"λÎR恒成立Þ恒成立之系数

6、成比例:对"λÎR恒成立Þ等等。关于结论:关于定值定点,有很多总结好了的结论,重在这些结论推导的过程,而不必刻意去记忆这些结论。3、一定量的训练,提高运算的准确性、速度,提高书写的规范性、严谨性第4页共4页(1)示范和训练相结合,舍得花时间!不同的设元,消元方案,不同的转化、“翻译”方法,带来的计算量也可能大不一样,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来提高敏感度,提高灵活性,使自己能尽快地发现原有方案的不合适之处,并迅速调整,尝试。书写的习惯影响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考虑在开始时不过于要求速度。而专重视“一次计算”的准确性(“落笔对”)。逐渐养成“一个字写完了再写下一个字”、“减少跳步”、“折叠使用

7、草稿纸”等好的习惯。规范的表达源自老师的板书展示和对平时作业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习惯。老师要舍得用课堂时间带着学生一步步计算,要舍得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整地计算整道题。(2)常用的“小方法”①涉及直线、圆的问题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②点差法③经过某处点的直线与二次曲线必定相交④直线方程的设法⑤由对称性,形式上的一致性“同理”可得⑥定值定点问题可由特殊值法先得到结论⑦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且已知一个交点时,利用韦达定理求另一个交点⑧三角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