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29975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浅谈如何挽留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挽留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摘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的流失特别是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的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是挽留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公司有价值员工忠诚度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的流失特别是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的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各个阶段的员工忠诚度管理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一、招聘期——以忠诚度为导向 制定招聘计划是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通过制定计划来分析公司所需人才的数
2、量和质量,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招聘策略是招聘计划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招聘计划而采取的具体策略。招聘作为员工忠诚度全程管理的第一站,是员工进入企业的“过滤器”,其“过滤”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阶段忠诚度管理的难度。 1.排除跳槽倾向大的求职者 企业在招聘和甄选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求职者工作能力的考察,但是仔细查看求职者的申请材料并加以分析,还能获得其它有用信息,例如:该求职者曾经在哪些企业工作过,平均工作时间长短,离职原因等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预先排除那些跳槽倾向较大的求职者。 2.注重价值观倾向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看求职者的
3、工作关联技能,还要了解求职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程度以及改造难度等,并将其作为录用与否的重要考虑因素。 3.如实沟通,保持诚信 一些企业特别是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为了能尽快招聘到合格的人才,常常会在与求职者的沟通中夸大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前景,并给求职者过高的承诺(如薪水、住房、培训等)。当求职者到了企业之后才发现原来的承诺不能兑现,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从而导致忠诚度的降低。 二、员工稳定期——忠诚度的培养 要建立高忠诚度还必须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尽管事实上可能并非
4、如此)的一员,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忠于企业,才有可能把企业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信息共享 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员工可获得信息的多少及其重要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而且会影响其对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重要性的评价。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内部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就可以创造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员工自然也就会忠于企业。 2.员工参与 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范围越广、程度越大,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重要性的评价就越高,其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如果员工希望参与,而你却不给他这种机会时,他们就会疏远管理
5、层和整个组织,企业对他来说也就仅仅是一个“暂居之地”,当然也就谈不上忠于企业了。 3.团队合作 员工每天都要上班,与之打交道最多的是其所在的团队,而不是庞大的企业整体。相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团队内员工的技能互补性更强,任务的完成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因此,员工在团队内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其团队意识也就更强烈;同样,团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比个人要更为明显。所以,利用团队的中介作用,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三、离职潜伏期——忠诚度的挽救 维持员工忠诚度的条件处于变化过程中。离职潜伏期是员工离开企业的最后一道“闸门”,所以必须
6、尽力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员工特别是关键员工的忠诚度,防止人才流失,而且挽留成功与否也是检验员工忠诚度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 要挽救员工忠诚度,首先要找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对发现的离职原因按照合理程度进行归类。 然后,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分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凯佩里(PeterCappelli)认为,任何企业的员工都可以分为三类: 1.企业希望能长期留住的员工,例如高智商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创造力的产品设计人员等; 2.企业希望能在一段时期内留住的员工,例如具有某种技能、目前供不应求的员工,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的成员; 3.企业不
7、必尽力挽留的员工,例如企业很容易招聘、不需要多少培训的员工,目前供大于求的员工等。企业应主要挽留前两类员工。 最后,综合考虑离职原因的合理性、员工类别以及企业的实力等因素,制定挽留员工的具体措施。 四、辞职期——忠诚度管理的完善 从员工递交辞职报告到正式离开企业,这段时期企业需要做两件工作:其一是重新招聘合格的员工以填补空缺职位;其二是进行离职面谈。而后者往往被企业所忽视。 离职面谈,就是指安排一个中立人(一般请专业咨询公司来进行)与即将离开企业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其主要目的是,了解离职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可以和前面的
8、分析结果相对照,来印证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其对企业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发现目前在员工忠诚度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缺陷,为今后员工忠诚度管理的完善提供依据。 达到上述目的的假设前提是,即将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