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26312
大小:210.87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25
《常见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孙亚妹2010年9月主要内容尿常规检查尿细菌培养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分类24小时肌酐测定尿液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正确留取尿标本是获得真实可靠数据的关键之一。尿常规方法: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断尿,及时送检。因晨尿较浓缩和酸化,有利于尿中细胞、管型等病理成分的保留,又无食物因素干扰。应在1小时内完成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女性病人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常规意义:尿常规在临床
2、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而且简单易行。尿常规尿常规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10项内容:PRO(蛋白),BLO或RBC(红细胞),WBC(白细胞)主要用于诊断肾炎,肾结石及尿路感染等疾病;SG(比重),PH(酸碱度)用于评估肾小管功能(浓缩功能和酸化功能);GLU(葡萄糖)用于检查肾小管功能和糖尿病;NIT(亚硝酸盐)阳性表示尿路有细菌感染;KET(酮体)用来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饥饿状态;BIL(尿胆红素),URO(尿胆原)为黄疸的辅
3、助检查,用于鉴别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尿常规其次尿常规检查还注意: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如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加以重视,积极就医以排查肾脏疾病的可能性尿细菌培养方法:体型瘦者直接采用膀胱穿刺法留取;偏胖不好穿刺者须用0.1%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方法同导尿术,然后用无菌容器留取取中断尿,容器盖及口部应用酒精灯消毒,及时盖紧并送检。临床很少用导尿的方法留取。一是污染机会多,二是对患者的创伤大。尿细菌培养正常值:<1×1
4、06菌落/mL(<1×106cfu/ml)。(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临床意义:(1)<1×105菌落/mL:污染尿。(2)<1×105~<1×106菌落/mL:可疑尿路感染。(3)>1×106菌落/mL: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对尿培养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注意:①应留取清晨第一次尿,保证尿液在膀胱中停留了6~8小时,否则阳性率低。②留取标本的容器必须经过消毒,无细菌污染。③留取标本前必须充分清洁外阴、包皮及消毒尿道口,并留取中段尿。④标本必须新鲜,最好在半小时内送检,避免在室温下标本被污染或细菌繁殖造成假阳性。⑤一般在用抗生素
5、前或者停用抗生素5天后进行。尿细菌培养假阴性结果的情况:①病人在近2周内曾用过抗菌药物。②收集中段尿标本时消毒剂不慎混入。③病人膀胱刺激征严重,膀胱内尿液停滞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④饮水过多,尿内细菌数被稀释。⑤感染灶与尿路不通,如血源性肾盂肾炎早期或尿路梗阻时。⑥某些细菌仅生存在特殊环境中,如变形杆菌等仅生存于肾髓质的高渗环境中,培养结果为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0.15g/24小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常见于以下一些疾病:①肾脏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结核、肾结石、肾动脉硬化等。②肾循环障碍:如充血、
6、贫血、心功能不全等。③其他疾病:如休克、失水、感染、中毒、白血病及肾脏移植等。此外,还有一种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而言。如剧烈运动、长期的直立或仰卧,过于激动、高热、高温与受冷等。此种蛋白尿定量不超过每日500毫克,且为一过性。一般而言,蛋白尿是肾脏病变的指征。但尿蛋白的含量多少与疾病的轻重及肾功能并不平行,而与疾病的性质、部位有密切关系。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法早7点至次日7点的尿液收集到一个清洁的大容器内,第一个7点的尿弃去,第二个7点的尿留下,并依尿量的多少放入相应的防腐剂,然后搅匀后留取标本10ml
7、,并量总量写于化验单上,及时送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尿蛋白定性尿蛋白浓度(毫克/100毫升)估计无混浊(-)无 微混浊(±) 10以下 混浊(+) 30(10~50)颗粒状混浊(++) 100(50~200)絮状混浊(+++) 300(200~500)凝聚成块(++++) 1000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