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8791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金融危机下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危机下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到来给原本就存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中新成长劳动力的一部分,他们的就业具有较强竞争力、较大发展潜力、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基本特征。在目前的经济危机状况下,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特征,高校该如何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毕业生就业 对策思考 经济危机的到来冲击着社会各类劳动力的就业,在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担忧和讨论如何解决2009年的严重就业问题。一方面,与2008年相比,大学毕业生数净增51万
2、名;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缩减了用人需求。在人才供需产生较大矛盾面前,我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认清就业形势的同时还要切实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基本特征,以不变应万变,积极主动、有针对性的实施就业指导。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特征 大学毕业生是新成长劳动力的一部分,就业由初次性、专门性、群体性等特殊性,其就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受过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群体,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就业单位科技含量高
3、,发展潜力大,就业岗位知识含量高,工资待遇好。所以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力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如何使这些人才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发挥个人作用是职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第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由于大学生当中多数人的职业取向是考虑职业自身发展和今后长远的发展机会,所以,就业的主要流向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从业领域业表现出“三多”现象,即考公务员多、出省多、去国企多。而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提供我75%以上的就业岗位,所以毕业生的就业学要较强的适应性,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避免他们跟风求职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发挥才能也
4、正是职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第三,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一部分毕业生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立即就业。而且招聘中经验要求过高业限制了毕业生就业。第四,就业预期非理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就业单位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二是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2.高校职
5、业指导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首先,高校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由良好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在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其次,高校通过职业指导重塑学校公众形象,认认真真搞培训、时时刻刻想就业、紧紧跟着市场转,努力推出学校新形象;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探索,推行职业指导可以使学校的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紧密联系市场,紧密联系实际。 高校根据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开展职业指导的措施如下:一
6、是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要进行全程化指导,要针对就业观念转变等主要问题开展指导,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要正对问题前期开展指导等等。总之,就是要建立多梯级、多阶段、多目标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问题的妥善解决。二是要实施公共性的职业指导。学校职业指导要体现公共性就要体现全员参与,力争在校园内搭建职业指导工作平台。3.金融危机下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服务一般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观念指导、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社会适应指导等。然而高校的这些职业指导工作方式相对传统,就业信息
7、的收集方式为被动等待,指导形式多为笼统的指导讲座,这样以来职业指导的效果是事倍功半。在金融风暴的波及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就迫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得不思考在学生求职指导与服务中,要调整传统工作方式,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变笼统的就业指导讲座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高校的职业指导除了抓好基本的职业指导外,还要重视以下工作内容: 第一、就业信息发布要充分、及时,有效引导学生作出合理选择。国内高校在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上,在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上,还存在不小差距——目前高校根据来校举办宣
8、讲会、招聘会的企业来判断需求,其实就是“等待”企业送上门——这也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过高的重要原因。目前不少大学生迫切想知道金融危机对就业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可高校难以回答。如果高校能组织人力一一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就可以在短期中获得这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变化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