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

ID:26183434

大小:65.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_第1页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_第2页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_第3页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_第4页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城师范学院《马列文论》期末考查作业浅谈对托尔斯泰主义的理解【摘要】“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19世纪80年代世界观激变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所形成的一套“济世”理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充满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他的“不以暴力抗恶”,加之“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等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哲学伦理和宗教思想的标签,其思想根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虽然列宁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对托尔斯泰主义进行现实批判影响深远,但是站在超越人类历史高度,找寻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托尔斯泰主义却具有深远的

2、未来人文意义。【关键词】托尔斯泰主义暴力博爱宗教辩证看待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思想艺术家,其终身宏愿是拯救人类灵魂,开拓大同世界。他的文学创作与其思想探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一生是苦苦追寻探索的一生,其追寻的结果就是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变后作为哲学伦理而提出的基于对俄国和全人类终极关怀的主张,主要内容以“不以暴力抗恶”为核心,包括“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博爱”、“宽恕”。一、“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来源(一)当时的俄国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托尔斯泰是一名俄国贵族

3、,从小就接受俄国国教东正教的洗礼,成了一名基督教徒。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和全世界都充满了革命暴风雨来临前的恐肃氛围中,社会动荡,民声积怨,东正教会与沙皇专制制度相互勾结,凶残粗暴的迫害真正信封基督的教徒,违背了原始教义。托尔斯泰对官方教会进行猛烈的批判和抨击,揭露其黑暗和伪善,旗帜鲜明的划清与贵族社会的界限,主张农民民主思想。托尔斯泰始终站在“非宗教的立场”,站在“超越人类历史的高度”,在文学作品中追寻人民灾难的真实原因,探讨社会道德规范,提出社会改革的纲领性主张。[1]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如不明白

4、这一点,就很难对托尔斯泰主义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二)西方资产社会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一大思想渊源。早在大学期间,托尔斯泰就接受了卢梭、伏尔泰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5盐城师范学院《马列文论》期末考查作业。同时,托尔斯泰也受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欧洲古典哲学家康德和西方近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等人的宗教观的影响。他们对生命的否定和对死亡的礼赞将悲观主义色彩注入到了托尔斯泰主义之中。托尔斯泰从否定“官僚机构”“宗教““法律”,乃至否定“社会制度”,失去“阶级理性”,而只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即“博爱”“平等

5、”“道德自我完善”等无为思想。(三)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宗教思想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要内容“不以暴力抗恶”与墨家“非攻”,“道德自我完善”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以及“博爱”与儒家的“仁政”和墨家的“兼爱”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如列宁所指出,“这种东方制度、亚洲制度的思想体系”正是托尔斯泰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内容。[2]托尔斯泰本人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着迷不已,并编写《每日贤人语录》和《阅读园地》等书,并曾这样说道“我被中国圣贤极大地吸引住了……这些书给了我合乎道德的教益”。[3]中国的宗教思想加深了托尔斯泰对基督

6、教义的理解,为他的“内心宗教”提供了哲学基础。托尔斯泰认为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的道义是相符合的,他将其加以取舍和引申,协和地成为建构托尔斯泰主义的有机成分。二、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要内容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创立的新宗教,它是以全人类的仁爱精神为宗旨,以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忏悔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学说。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托尔斯泰主义的实质:“托尔斯泰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内容,正是这种东方制度、亚洲制度的思想体系。因此也就有悲观主义的调子,也就有一切都微不足道,一切物质的东西的微不足道的信念,也就有对‘精神’、对‘万物本

7、源’的信仰,而人对于这个本源不过是一个‘被派进来进行拯救自己灵魂事业’的工作者。”(一)不以暴力抗恶“勿以暴力抗恶”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内容。托尔斯泰之所以主张“勿以暴力抗恶”,是因为他认为,暴力就是主要的恶,以暴力对抗暴力,必然产生新的暴力,是根绝不了的。托尔斯泰的“暴力”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人们冲动时使用的暴动,是国家权力掌控者使用的有组织的暴力,而法律又是建立在有组织暴力基础之上。暴力问题导致托尔斯泰对一切政权的否定。在当时,主要是否定沙皇的专制制度的死刑和对基督教徒的镇压暴力,同时,也不可否认“不以暴力抗恶”也反对用革

8、命的暴力对待反革命的暴力。托尔斯泰认为以暴制暴只能“加深仇恨”,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他将其形容为“以火灭火”,或者“以火治水”,或者“瓦肉补疮”。[4]5盐城师范学院《马列文论》期末考查作业值得说明的是,托尔斯泰虽主张“勿以暴力抗恶”,但并不意味着他不反对邪恶。他对一切邪恶都是深恶痛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