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ID:2610500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_第1页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_第2页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_第3页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_第4页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论文关键词:主体精神;创作者;中国画;个性;独立人格  论文摘要: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就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说的话,如果所有的人一个腔调,艺术品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独立品格。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作品有它自己的个性——即我们今天所谈的主体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作品的风格也有所变化。而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必然存在着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有它独有的特色。纵观中国画

2、史上最具学术价值的作品,无一不是有创作者独到的主体精神的存在的。所谓的主题精神就是指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创作者独到鲜明的个性。是创作者人格、修养及其情感等诸多因素的体现。  一、关于创作的主体精神  创作的主体精神就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是创作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这种艺术风貌是由创作者的文化修养、性格、家庭背景、及其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决定的。  作为一个画家来说,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能体现和表现出创作者的技法和作品的格调

3、。而一幅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传统的几种表现形式与技巧,而是艺术家创作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主要体现在作品格调上。  二、中国画创作应该怎样具备主体精神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非常有个性,那么这个人便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中国画也是如此,纵观中国画史,大凡有成就的画家,均是自成一格,独领风骚。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作品有它自己的个性——即我们今天所谈的主体精神。  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家历来坚持“师法造化”,所谓造化就是自然。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把中国画创作最基础的阶段概括的

4、淋漓尽致。“搜尽奇峰”那仅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画家强调要师法造化的阶段,但是好的作品应该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画家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取舍和夸张,加入自己的认知和感情色彩,通过一定的技法来把画家的内心情感表现在纸上,由此他提出了创作过程的“打草稿”——艺术构思阶段。此阶段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将同一自然物,孕育出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完全不同的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孕育出自己独特的,也即“有我”的艺术形象,体现出艺术创作的主体独创性。  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千古画家的座右铭。“师造

5、化”为创作的基础阶段,那么“得心源”则是创作的精华阶段。”北宋的范宽语:“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1]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艺术风格与创作个性是密切相关的,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在一个艺术家的一生中,他的艺术风格往往是有所变化的,这也是随著作者阅历、学识、修养、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幅优秀的成熟的作品,必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学我

6、者生,似我者死,”“凡阅诸画,先看风、势、气、韵,次究格法高低,未前贤家法、规矩用度也。”[2]我们品味作品的时候,应该先看气质,再谈技法,气质不存在,技法也就不再具备意义。  三、用画说话,体现独立品格、彰显个性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是经过严肃的思考的。一幅好的作品用来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最近很流行的一句易中天教授的“三要,三不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玩虚套,说人话不打官腔。”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来。我们来做一个类比,“人话”就是发自肺腑的话,体现表达者真

7、实性情的话,说真话,不来虚的。就像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思维和审美情感;“官腔”则是约定俗成的比较周全圆滑的表述方式,就像艺术创作中现成的普遍认为比较好的风格技巧。作为人而言,男女老少,各自有各自的性格习惯,各自有各自的表达方式,而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说的话,如果所有的人一个腔调,艺术品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独立品格。  目前很多从事画画的人一味的追求技法,或者一味的模仿古人或某大师的风格,而忽略了前人创作的主体精神。艺术家应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越是强调这种师承关系,就越掩盖了主体精神的可贵

8、而如果想完成一幅有自己主体精神的作品,就要敢于尝试加入自己的东西,要领会到古人的经验如何拿来我用,如何借古以开今。要看你创作的一幅作品是不是诉说了你的情感,你的思想,说出了你想要说的话?“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3]这些道理古人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拿朱耷的作品来说,之所以旷绝千古,靠的还不是他笔下的那些特立独行的形象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  我们应该要让自己头脑保持对艺术的敏感和激情。在创作一幅作品前,是要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