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9579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报告后路镜下椎间盘摘除术113例的临床资料,男73例,女40例;年龄18~66岁,平均35.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痛,伴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或发凉。就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的体会进行讨论。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后路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比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它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因此重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重要的地位。我院自2002年10月至今共
2、行113例,现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3例,男73例,女40例;年龄18~66岁,平均35.6岁。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脚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皮肤麻木,严重者有瘫痪,大小便障碍,膝跟腱反射减弱。手术平均历时15~40min,手术顺利,术后均安返病房。 1.2适应证 (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2)单纯侧方突出,中央突出及合并椎间盘钙化;(3)节断性椎管狭窄[1]。 1.3禁忌证 (1)合并广泛椎管狭窄;(2)
3、既往有开放手术患者。2手术 2.1患者准备 (1)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2)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备皮,术前一日清洁皮肤;(3)术前体位练习:俯卧位在床上1~2h;(4)术前常规定位,术前留置导尿。 2.2备物 后路镜镜头、内窥镜系统设备、俯卧位架、腹腔镜包、后路镜特殊器械、吸引器、镜头套保护膜、明胶海绵、20ml注射器、10#刀片、6*7敷贴、缝针线、引流管、引流袋。 2.3麻醉方式 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2.4手术体位俯卧位。 3手术步骤(1)患者麻醉建立后,俯卧于体位架上,常规消毒,铺单,贴保护膜。接所有台上手
4、术用物(摄像头、光缆、自由臂支架、吸引管)。(2)旁正中切口约1.5~1.8cm,10#刀片切皮。(3)逐层套管进入,暴露椎板间隙,刮除椎板间隙处的软组织。(4)椎板开窗:小刮匙+椎板咬骨钳开窗。如出血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缝合前取出)。(5)保护神经: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根拉向内侧,暴露椎间盘。(6)摘除髓核:用带鞘小刀切开,纤维环髓核钳摘出突出的髓核。确认神经完全减压后,用盐水100ml+庆大霉素16万U冲洗。放松自由臂,慢慢抽出通道管,放置引流管(用输液器或输血器等硬性质地无菌管制作)一根(长约20~25cm,7*17△针7#线
5、固定,不缝皮肤或缝合一针,敷贴覆盖伤口。 4巡回护士术中配合,术后整理 (1)体位摆放得当:防止压迫胸腹部引起呼吸不畅,出血增多。术中导尿管和皮肤护理,防止尿管被压,骨隆突处防止形成压疮,垫好软垫。(2)术中生命体征观察:特殊体位生命体征变化大。(3)术中静脉输液观察:术中静脉通畅(建议常规留置针)。(4)随时调节光源亮度及色彩。(5)术后协助包扎伤口,送患者回病区,整理手术间。 5并发症 (1)血管损伤出血,术后血肿。(2)神经损伤,医生操作不当,损伤神经根或马尾神经。(3)感染,切口感染及椎间盘炎[2]。原因为:①器械
6、消毒不合格未合无菌要求。②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③穿刺点与穿刺通道选择不当或穿刺点周围有感染灶。④脑脊液漏。⑤切口疝。⑥腰背筋膜炎。 6术后护理 (1)48h内绝对卧床休息。(2)观察出血情况及脑脊液漏。如引流管无出血及脑脊液24~28h内拔引流管。疑有漏的适当延长拔管时间。(3)观察下肢感觉功能。(4)3天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5)10~12天拆线。 7体会 经113例患者治疗证明,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以下特点:(1)术野明亮清晰;(2)减少皮肤切口(切口小);(3)降低对椎旁组织的损伤,出血少;(4)对硬膜外神
7、经的小心处理可减少失血;(5)可柔和处理神经组织;(6)减少并发症发生;(7)缩短手术时间;(8)减少住院时间。 8注意事项 (1)皮肤切口大小适当。(2)体位:术中注意压迫胸腹部引起出血。(3)减少人员走动及对手术床触碰,降低术中失误及感染。 目前我院后路镜下髓核摘除已应用于骨科领域,也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一种微小组织创伤即可达到同一临床效果,故临床上值得积极推荐。 【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