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

ID:26090941

大小:430.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1-24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_第1页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_第2页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_第3页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_第4页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概念、内容和特点中药材是中医学的物质基础,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菌物及矿物药材,其中药用植物为主要来源。而药用植物栽培在保证药材质量和供应、满足中医临床和中药制药的需求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概念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

2、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目标。二、内容药用植物栽培要掌握与药用植物群体、环境及措施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知识(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和植保及计算机等)。中药材质量的控制是多成分、多指标的,强调其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组合及防病治病的实际效果。药用植物栽培还要与与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药学等多学科协作研究,实现中药材生产的

3、管理规范化、技术指标化、产品标准化。三、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我国药用植物有110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依靠栽培的主要药用植物有250种左右。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各异,栽培方法各不相同。在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或食用菌中,许多也具有药用价值。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诗经》记载有枣、梅既供果用,又可入药。然而,该学科体系建立只有40多年。目前,多数药用植物栽培沿用传统种植技术,依靠药农的经验进行生产,积极开展药用植物的栽培、育种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

4、,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药用植物栽培种类多,但多数药用植物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随着中药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已濒临灭绝。积极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研究,这不仅关系今后的药源问题,而且是整个生态环境问题。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中药材是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类特殊商品,对质量要求严格,其活性或有效成分的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中药所含药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及生物污染等决定了中药材品质的好坏。但目前中药材主要来源的药用植物大多数活性成分还未能确定,尤其是传统中医的配伍用药。

5、因此,对药材活性成分要有正确的认识,应从传统的性状鉴别、检查到现代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进行综合评价。中药材的质量与栽培区域的生态条件、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贮运方法等有直接关系。应在中药区划及产地适宜性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在引种外地药材时,除注意植株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外,还需注意其活性或有效成分的变化。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产区和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缺乏有效的检测标

6、准和手段,人们很重视药材是否来自原产地,往往以道地药材作为质优的标志。将药材与地理、生境和种植技术等特异性联系起来,把药材分为关药、北药、怀药、浙药、南药、云药及川药等。在众多的药材品种中,有的药材道地性强,如四川的川芎、重庆的黄连、甘肃的当归、吉林的人参等。它们的道地性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大。这些因素不仅限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有益元素种类和存在的状态。应当指出,并非所有种类药材都有很强的道地性,引种后生长发育、质量与原产地一致,均可药用,如薯蓣(山药

7、)、芍药、忍冬、菊花等。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尊重传统道地药材的基础上,对中药材质量的评价将会有更加规范、科学的标准。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不同,药材生产的服务对象是中医院、中药制药企业等。目前,国家批准的药材专业市场主要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江西樟树、四川成都荷花池等17家。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强调品种全,种类、面积比例适当,才能满足中医用药要求。俗话说:"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中药各单味药功效、性味归经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常用中药必须有一定规模

8、的栽培面积,以保证供应。但栽培面积又不能过大,否则不仅影响其他作物的生产,而且可能造成积压、损失和浪费。所以药用植物栽培应以市场为导向,随时调整栽培种类和面积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制药工业和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诗经》(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中期)记述了蒿、芩、葛、芍药等100多种药用植物。《山海经》(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