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66695
大小:8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4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研工作管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研工作管理策略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研工作管理策略高校科研工作的思想意识高校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而且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在当前条件下,高校教师要高质量地做好科研工作,应该树立六种意识:超前意识。在高科技时代,高校教师要想在科研中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超前意识。既要清楚地了解科研领域国际、国内的新动态,又要视野开阔,高瞻远瞩,认清科研的主攻方向,从而使自己的科研课题,从选题立项到起步都有一个较高的水准,具有较高的研究推广价值。也就是说科研课题要有前瞻性、创建性、创新性、原创性,尽量瞄准科技前沿。创新意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地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扩展的过程。一部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开拓科技新领域,创造和发现科技新奇迹的历史。 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既要相信和尊重科学的规律,又要不迷信权威和已有结论,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并善于从新的角度着眼,从新的方法入手,用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在学术上提出有创见的新观点;在科研方法上形成自己的新的思路、新的风格,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不要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更不要人云亦云。协作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枪匹马或只靠少数人是难以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高校教师要有良好的协作意识,善于与其他科研人员配合与协调,既要讲分工又要讲合作,既能当主角又能当配角,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襟怀,克服个人主义,排除私心杂念,主动协调好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搞好科研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条件。竞争意识。作为我国科研主力军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与国内和国际的同行竞争,敢于挑战科研的最高水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处于领先地位。 竞争意识是推动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上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也是高校科研教师保持旺盛科研斗志,与时俱进,勇攀科技高峰的巨大精神力量。树立锐意进取的竞争意识,既是时代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又是国家和民族对高校教师的殷切希望。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抵触和超越法律。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学术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而不能搞歪门邪道,危害社会安全,也不能搞学术腐败,沽名钓誉。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也有的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剽窃,而没有用法律手段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养,做到在法律的规范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奉献意识。目前,由于国家的财力的制约,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某些高收入的 阶层相比,我们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的收入还不算高,其付出的艰苦劳动与其所得报酬还不尽一致。因此,高校教师从事科研要有奉献意识,克服那种大利大干,小利小干,对自己无利则不干的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只要对社会发展有利,就要毫不犹豫去干,而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要克服功利主义。有的教师搞科研、发表论文,只是为了自己提职称,一旦评上职称科研热情就下降不少,与从前判若两人,这样做有些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应该认真克服。5.2高校科研工作的知识管理策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精良地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熟练地掌握远程教育理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洞悉传统的静态知识、纸质媒体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电子化文档资料、数字化期刊、电子图书、软件、数字化视频和音频、BBS等等数字化形态的知识。根据OECD的分类,知识可以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dash;产出关系是不确定的,谁也不能保证投入多少科学家,投人多少研究资源, 就一定能产生多少知识创新,一定能转化为多少经济价值。虽然从总体来看,知识生产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投入越多,产出越高。但是深入到具体的某一个学科和某一短时期的知识生产过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未必如此明确。因此,知识生产是一种具有高风险的生产活动。知识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密切相关。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定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知识创新。那么,发展先进文化,又同时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知识创新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知识创新的以上特征充分说明,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而知识创新又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全方位的研究过程。我国要想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只有提高科技持续创新的能力,才能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5.5高校科研的环境问题及对策5.5.1科研环境概述科研环境是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支撑和影响科研各个环节的各种要素的总 和,主要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科研机制的体制、固定资产、有关的实验检测仪器设施等构成了科研的硬环境,而科研的运行机制、研究机构内的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等则构成了科研的软环境;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关的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等构成了科研的宏观环境,而课题组的构成、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经费的内部分配和使用等则构成了科研的微观环境。显然,硬环境和软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科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硬环境上,如经费支持不够、仪器设备落后、科研人员生活条件太差等;目前,科研环境问题则逐步转移到软环境上来,尽管硬环境仍存在不少问题。36反,还经常告诫自己的组员或学生不要将课题组内部的资料、数据等给别人。在一些 科研基地或实验站中,同时有几个课题组在做研究,他们互相的交流很少,甚至连仪器设备的共享也很少做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科研小组的规模很小,稍大的也只有十几人,科研团队在这样的范围中自我封闭,是不利于科研事业的发展的。国家级的研究院所中大多数的课题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有直接经济利益的开发研究较远,成果大多数是公开的,所以学术封锁的现象相对还少一些。从理工农医分类统计可以看出,学术封锁现象最多的是工科的研究机构。当遇到突发的、大的科研事件时,结局往往会更加严峻。例如2003年面对SARS的流行,中国的科技界在部门间实施学术封锁,资源垄断,致使我国在研究SARS病毒的初期落在了其他国家之后,凸显出来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由于科研环境的环节比较多,为了防止暗箱操作,资金的滥用,科研资料的规范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管理。现在已有不少软件公司开发了不少成熟知识 管理系统软件,根据自己的实际,可以选用一些功能完善的科研知识管理系统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具体工作进行管理,不仅有利于科研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管理的标准化,提高科研工作管理的效率。35总之,从目前状况来看,作为科研运行机制中最基本的竞争原则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竞争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建立和完善,所以很多具体政策和规定的实施结果往往与制定者的期望相左。资金渠道单一,经费投入强度和实验条件仍然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资金渠道单一化格局大大束缚了高校科研研究领域的创新。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大国,科研活动缺乏民间和企业的投入是造成我国高校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社会中,高校科学研究机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部门,其经费需要多元化,除了政府资助,还需要民间资本和企业合作。这方面的经验和采取的方法可以像美国高校学习,特别是斯坦福大学通过和风险资本连接发展起来的硅谷,使 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引领了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实验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大多数科研人员对实验条件还不满意,因此,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还有待加强。通过政府投入建立国家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合作,成立各种类型的研究所和研发中心。5.5.4高校科研运行机制的问题及对策微观科研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科研人员直接面对的小环境,分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中的问题。课题组组成方式。课题组是科研的基本活动单元,其组成的方式和结果直接影响微观科研环境的形成。目前,研究机构主要采取3种方式: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由课题申请人挑选组成;由行政领导决定。三种方式并存的研究机构最多,由领导决定和自由组合的比例也不小。经费使用制度。科研机构都有关于科研经费的规章制度,按照预算和使用规定来花钱是大多数单位的现状。但是,课题组组长掌握主要支配使用权的情况也不少, 某些经费较多不满。由于个人说了算,很多难以判断的费用都轻易地支出了,很多支出是课题组成员不知道的。有的单位内部课题组之间贫富差距过大,更是引起议论,例如过多的出国访问、购买高档办公设施等等,所以,这一方式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应该请独立公正的第三方会计事务所来进行曲财务审计,以防止经费的不当支出和使用。团队内部关系。科研团队,合作是否融洽是科研小环境的重要特征,有高达89.9%的人认为融洽,而选择不融洽的只有8.5%。说明尽管我们科研院所目前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总体来看,科研团队的合作基本是中顺利的,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矛盾冲突并不尖锐,也没有激化,改革基本上是平稳的。学术封锁现象严重。尽管团队合作是融洽的,但是仍然存在学术封锁现象。即使是基础性研究课题的项目负责人也少有主动与其他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的举动,相34 整个过程可以这样表述:高等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对其所处外部环境和其内部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管理,将所得到的知识资源整理为有序化的知识,这样可以方便知识使用者很快地找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知识,并且从这些知识中,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沿成果。之后,通过知识应用过程,运用得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和教学。5.5.2高校科研环境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1990年代较之1980年代科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根据《科学观察》期刊2006年的《中国科研环境调查报告》,有关数据如下:从1996年到2003年,我国R&D总经费由404.5亿元增至153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2%。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0.60%上升到2002年的1.23%。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拔款额达97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了为639.9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为335.6亿元。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003年的4.0%。科技投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使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缓解。高校科研队伍的骨干进行了新老交接的代际转移。95年调查显示,院士等学术带头人的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人年龄在55岁以上,45岁以下的极少,而且断层现象十分普遍。研究性高校中,大多数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都是30-40岁的中青年,而且他们大多数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相当数量的还有出国留学或较长时间出国的经历,可见,中、青年已经成为科研的骨干。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95年国家对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太少,大多数认为自己课题的经费不足;而在2003年中国科协的调研中,选择经费相当充足和比较充足的超过了1/4。可见,对科研经费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增加。特别是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高校中,大家对科研经费的增长是非常满意的。此外,在中国 高校聚集的5个大城市中,高校科研人员基本上处于当地生活的中上等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经过8年的改革开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科研人员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过去的贫困生活,曾经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基本上已不复存在。5.5.3高校科研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与10年前相比,我国的高校科研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从宏观上看,仍没有真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科技体制,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3个分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从微观上看,科技人员所处的环境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有些问题可能成为阻碍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分析并加以解决。笔者根据调研所得到的情况,对高校微观科研环境作了分析,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37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宏观角度看,由于目前我国科研环境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多数科研人员没有很好地发舞挥作用。调查数字显示,认为自我感觉发挥了80%以上的作用的科 研人员只有33.1%,而认为自己发挥了50%80%的作用的人有43.9%,其余的是连50%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发挥的。可见,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干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值得有关部门去深思。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增加,原来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就显露出来了:宏观科技体制的建设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科研的微观管理还没有形成整套的管理制度,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资源配置中缺乏效率、不公平、不透明等现象仍然存在,科研人员学习、创新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团结广大科学家共同攀登科学高峰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现代科学文化为核心的软环境建设,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才可能有明显的成效。另外,对于很多具体问题,尽管有关方面已经有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但是,由 于实施中没有配套措施或缺乏有力的监管等原因,使这些问题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所以,下一步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必革,从而构建一个更好的科研环境。高校通过知识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资源交流、共享与创新激励机制,实现高校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增殖;通过知识管理,建立知识资源的转化、应用与运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价值。知识管理的核心与目标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成为高校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从微观角度,本文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和相关技术,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共享知识的获取和科研知识库的建立,有助于科研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介绍了较好的知识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特点,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效率。本文对科研工作从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助于高 校科研工在科研大环境下,更好的把握利用知识管理促进自己的科研工作水平。经济经济已经到来,知识管理理念从90年中期进入中国,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特别是大企业,它们已普遍采用了知识管理,有些还设置了CKO(首席知识官)。相信知识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普及,会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有意识的利用知识管理对自己的工作甚至个人进行管理。21世纪是个信息爆炸的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增加速度都在加快,只有利用知识管理理论,个人和组织才能快速和高效的获取自己的所需知识,这样才能在日益竞争的世界中,居于不败之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