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4911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利用应用题教学渗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应用题教学渗透函数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向学生渗透集合、统计和函数等数学思想。而现在相当一都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只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应用题中量与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函数关系,因此利用应用题向学生不渗透函数思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一、利用应用题的客观性。由于应用题中的量都受到客观限制,都有一定的取值范围,这范围在函数中就是定义域和值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应用题和检验结果,让学生明确这些量可以取什么值,不可取什么值。例如,某一类应用题中的量的结果都应为整数;求
2、出的结论是部分量时要比整体的量小等。二、函数关系比较明显的应用题。为了使学生会解这类题,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记住有关计算公式。例如,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以及各种几何形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其实,我们也可以把题目中的一个量固定,让另一个量取各种可能的值,引导学生在观察结果中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一个量变化而引起另一个量变化的特点。三、含有“照这样计算”一类的应用题。这类题中的函数关系一般不十分明显。例如,一个工程队修公路,4天修了640米。照这样计算,修一段2080米的公路
3、,需要用多少天?我们可以利用“照这样计算”,向学生提问计算出的量与其它量的关系。这类应用题的典型类型是“归一问题”和“倍比问题”。除了上面谈的几个途径外,我们还可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这样,就为学生今后正式学习函数打下了良好基矗(陕西信息员陶玮祖)""强化应用题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强化应用题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小学应用题教学历来受大家重视,内容上作系列探讨,教法上作多种尝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大纲要求,小
4、学应用题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与初中是连贯的整体,因此,应用题教学要为学习方程解应用题打基础,归纳起来,小学应用题教学目的、任务即为两点: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二是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矗其次,必须要强化应用题教学。从时间和效果来看,须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一步一个脚印达到预期目的。课堂教学最忌华而不实,不注重实效,寄希望于大量课外作业,寄希望于教师的“满堂灌”上,使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多年数学
5、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受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注意做到:题意明确、思路清晰、练习务实、反馈面广。一、题意明确。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内容、十分具体的问题。由于它不像式题那样已确定了算法,教学时必须弄清它的内容与要求,才能准确判断出计算方法,所以,使学生弄明白题意是解题的前提。为此,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题目,采用恰当形式让学生理解题目内容和要求。千篇一律地让学生读两遍题目,或问一问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思索,对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变通练习材料,指导
6、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使他们成为学习解答应用题的主宰。如在教学“两积之和或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要画出一个示意图,让学生设想用一步计算解这个问题,需要些什么条件?用二步计算解题,条件会起什么变化?用三步计算解题呢?这样,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思维必然活跃开阔。在此基础上,把学生自己设想出来的题目写下来,即为要学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不言而喻,学生对题目内容与结构就了如指掌了。二、思路清晰。即解答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步骤要清楚,有根据、有条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小学阶段,不论是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或是典
7、型应用题,都须有一个解题思路的问题,若忽视了这一环节,学生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训练。就拿简单应用题来说,教材中让学生根据所给两个条件补一个问题,或给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上另一个条件。看来很简单,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不掌握思路是很难补上的,尤其是补条件则更难。如:“学校有120名学生排队做操,----可以站几排?”对此类题目,教学时必须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而不是抽象的简单名词术语,因为,补条件要运用分析法思考。如上题,已知有120名学生,不知道平均每排站多少名学生,所以要补上“平均每排站多少名学生”,其中要注意
8、能够整除。思路清不清,关键在于教师。解题思路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日积月累,逐步培养,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进行培养,辅之于课外,因此,这个环节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三、练习务实。练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口头说道理,口述算式、书面解答,操作学具等都是练习。从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来看一般总是从感知逐步内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