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作文教学中的自改和互评互改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作文教学中的自改和互评互改【论文关键词】作文教学 自改 互评互改 【论文摘要】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本文将从作文教学中的自改和互评互改进行阐述。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就怎样通过自改和互评互改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⑴教师指导学生自改 复看审核。写完了应从头到尾看一遍,学生自己审核自己修改,往往一遍不够,可看
2、两遍、三遍。以便查出错用标点、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 朗读检验。“不但要看,还要念”。通过念,来检验一下写出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出声朗读,便不难发现读来拗口、听来别扭的语言,以及漏字、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不清等毛病。 比较推敲。如果觉得这个地方需要修改,不妨想出两三个修改的办法,经过比较选一个。用老话说,这就叫“推敲”。另外,还可与同题文章作比较,去发现自己文中的问题。 师批生改。由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评语(眉批或总批),标上批改符号,(也可面对面指点),然后把作文还给学生,
3、让学生细看老师的批语和修改符号,体现自己作文的毛病在哪里,然后自己进行修改。 ⑵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改 教师“当面改”是其“有效的办法”。师生共同研究修改习作,对其中问题,或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指出,然后,彼此决定怎样修改。由于学生经过了积极思考,“自己悟出印象最深刻”。 ⑶引导学生互评互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互评互改。限于学生个人水平,文章中的毛病往往看不出,为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组织学生相互修改,共同磋商作文。我在此方面正努力尝试,获得较好的效果。 ①分小组,让学生互相评改,唤取
4、学生兴趣 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人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互改互评具有新鲜感,是唤取学生兴趣的第一要素。 ②教方法,让学生会改,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和学习的欢乐 学生互改时
5、注意两点: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需“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问题) 先让同学们互评互改,再由老师检查批改情况。当然,在这当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批改方法要进行指导,给同学们列出了批改作文如下标准: [1].格式——是否正确。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
6、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 [2].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发现错别字。要将错别字的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在批改前先让同学们自己与同桌或四人小组一起先检查一遍。 [4].病句——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5].标点符号——查找明显错误。强
7、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当面予以指出。 [6].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文章的选材——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 [8].文章的结构——写清三点批语: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
8、否照应。 [9].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10].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认为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要与作者商量过后才断定。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写评语时,要求分眉批和总评,并要求评语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对于一些好的学生写的作文,在眉批时同学们指不出缺点,我就让他们写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