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

ID:26001559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_第1页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_第2页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_第3页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_第4页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的治疗作用何英廖毅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该研究概述了乌司他丁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并重点就其早期应用于重度烧伤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jyqkL静脉注射后在肝、肾中迅速积累,5min即达到峰值,主要经肾代谢,消除半衰期约40min。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心、肺、肝、肾、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有文献表明,早期应用UTI可减轻严重烫伤大鼠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室功能、增加心输出量[6-7]。徐鹏,方勇等证实常规液体复苏联合应用乌司他丁能降低严重烧伤大鼠的肺组织湿干质量

2、比,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和肺间质水肿,降低严重烧伤早期急性肺组织损伤(ALI)的发生率[8]。郭玉波等通过临床观察88例重度烧伤患者发现,UTI治疗组患者ALT、BUN、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量/输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重度烧伤早期应用UTI可减少对肝肾脏的损害[9]。UTI对烧伤后的肠黏膜亦具有保护作用[10]。早期应用UTI治疗严重烧伤,还能抑制血清炎性因子过度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冯有为等的研究证实:UTI治疗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一6等从第7天左右开始下降,无论自身前后还是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SIRS发生率为

3、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2%[11]。3乌司他丁的治疗作用机理目前烧伤后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确切机制并未完全明了,但众多研究表明[12-14],缺血、缺氧及炎性因子的失控性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乃至衰竭的重要原因。而UTI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机制或许与以下因素有关:3.1减少炎性介质释放重度烧伤后机体的炎性介质如IL-1β、IL-6、IL-8、TNF-α等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15]。并通过级联反应和“瀑布效应”不断扩增,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及白细胞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广泛的血管内皮炎症,诱发SIRS,脓毒症及MODS的发生

4、[16]。已有研究证明,烧伤早期应用UTI能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反应,阻断巨噬细胞内的蛋白激酶c和NF-KB信号传导通路,降低血IL-1β、1L-6、IL-8、TNF-α水平[14],减少氧自由基释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消耗,从而减轻对机体内脏器官的损伤,使炎症反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防止发展为MODS[17-20]。3.2抑制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UTI属于典型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抑制各种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且其分解后形成的低分子质量成分也具有强大的抑制水解酶的作用[21]。UTI乌司他丁分子中还具有与细胞膜受体识

5、别、结合的位点,加之第10位丝氨酸上带负电荷的硫酸软骨素糖链,能表现出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生理功能,抑制溶酶体酶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过多超氧化物的产生并消除已存在的,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因而减轻应激状况下机体组织细胞的自我消化、伤害,对减缓休克发展进程,阻断休克的恶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3.3改善微循环严重烧伤后,局部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血管内皮素、血栓素(TXA2)、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等水平升高。致微血管强烈收缩,白细胞边集,栓子形成,致微血管机械性堵塞,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加重。研究证明,UTI能抑制LPS刺激所致单核细胞生成TXA2及其代谢产物T

6、XB2;且已有实验表明UTI还能减少ICAM-1入血后的活性成分sICAM-1的分泌,阻碍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22]。从而增加患者微血管流动率,灌注血管比重,改善机体微循环功能,减少住院时间[23]。3.4改善血流动力学烧伤患者组织严重损伤,体液大量渗出致有效血循量骤减,进而使心输出量(CO)下降、全身组织器官氧输送障碍,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左心室收缩压(LVSP)下降等血流动力学异常[24]。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低迷状态,危及生命。王卫东通过观察19例烧伤休克期患者发现,使用乌司他丁者可有效降低体液渗出,减轻创面水肿,降低治疗组的HR,

7、而MAP、CI则出现明显升高[25]。烧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为平稳度过休克期、后期创面修复打下良好的基础。3.5其它机制乌司他丁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抑制内源性休克因子(如心肌抑制因子等)、改善能量代谢异常、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等效应,可能减轻重度烧伤后机体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避免进入衰竭期。综上所述,乌司他丁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还可抑制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改善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组织灌流,改善血流动力学等功能,能阻止病情发展,快速改善烧伤患者的综合状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脓毒症,且不良反应少,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在危重烧伤治疗的临床应用上应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