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

ID:26001100

大小:6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4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_第1页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_第2页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_第3页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_第4页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  立宪救国,曾是中国近代化转型中被寄予厚望的救世灵丹。自清末下诏预备立宪开始,上至士林官绅,下至贩夫走卒,举国是宪法学家;直至国民政府后期,国人对党国独裁的不满转为对结束训政的推进,念念不忘对宪政的憧憬,每每雀跃于立宪宪法获得神化象征,使中国近代化史几乎等同于一部宪政化史。  宪法学者张君劢先生曾感叹:自民国成立以来,所谓宪法、约法或草案,已经不止一次。明白一点来说,三四次,或者说七八次,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么说。所谓约法所谓宪法之既已颁布多次,何以条文自条文,政治自政治,

2、好像有了宪法,也不过是一种具文。\[1\]奋斗经年之后的事业仍未建成,这种无奈的感叹实在是任何国家在转型时代中必然经历的挣扎。伯尔曼就曾说过:在一个时代的中叶,我们还看不到它的终点,它的起点也隐而不见。\[2\]2所以张先生的话固然发人深省,却也不至令人绝望。要克服这种时代中叶的迷茫,需要回溯宪政化历程,才能重新发现我们正在探寻的起源是什么,又从哪里错失了时代的方向。  一、被卷入的革命时代  宪政化的启动,实源于中国被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让爱新觉罗氏深感相传二百多年的国祚面临颠覆的危险。这种危险在开始并

3、没有被认为和历代治乱循环有什么不同,所以在经历了初期的震怒和恐慌之后,王朝最初的本能的反应是尝试重拾天朝尊严。  (一)被动抵制的失败  虽然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积极变革的起源,但他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单囿于器物层面,更因华夷之辨的出发点,使他们将变革当成抵制性武器。这种启动变革的价值动因,也设定了清王朝的变革目标挽救衰微的王道,重振旧式帝国的生存方式。  作为首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更直接提出:窃谓办理洋务,一言以蔽之曰:讲求应付之方而已矣。\[3\]所以表面上,洋务运动大力兴办现代军事工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但尚富强的价值观念从未跳出天

4、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德体系;富强从来都不是终极目标,它是为政权危机和民族危亡等政治需要服务的,是剿灭内乱、抵抗洋夷而不得已为之的。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变革的正当性来源是请征之经:穷则变,变则通,变通趋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义也。器非求旧惟新,《尚书》义也。学在四夷,《春秋传》义,是符合传统政权伦理的变革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既圈定了洋务派眼中的时代需求,也决定了他们的变革极限。经济结构最具有反传统的措施工商开禁便集中地反映了这种变革深度。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为主的模式背后是对商的深深警惕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歧视

5、,在改革中被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劝学篇》中,也充斥着这种贱商色彩:华商陋习,常有借招股欺骗之事,若无官权为之惩罚,则公司资本无一存者矣。及其造货厂无官权为之弹压,则一家获利百家仿行,假冒牌名,工匠哄斗,谁为禁之?对于这种变革模式的性质,杨念群教授作出了精辟的结论:这种非制度化推动的工业化运动,并没有形成一种持续的现代化力量。\[4\]  不过变革也颇具成效,三十年的同光中兴给了清王朝残喘的时机,鼓励了传统政权焕发出最后的生命力直到甲午年的战败彻底打破了这种幻象。同时,变革产生了出人意表的结果。工商开禁仍然催生了传统体制内部的异己因素民

6、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第一个政治自觉的近代性阶层在绅商阶层之中产生了①。一方面,绅商就其出身而言,在价值观和利益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都积极地追求红顶商人身份。表面上仿佛不知其类,实在是骨子里和传统政权体制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使他们对旧体制规则具有臣服的本能。在这种条件下,洋务派仍可以借官爵这种人际关系调整范围完成对绅商的动员,绅商由此使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一种守旧分子\[5\]的妥协性所以为了光绪小皇帝的赏识,康有为成了死心塌地的保皇党,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旧式节操。另一方面,人际关系的空间是有限的,绅商阶层感到挤压之余就产生了。传统政权体制本就是

7、一个歧视他们的大环境,郑观应曾叹: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②红顶子的成本和收益太不成比例,尤其要牺牲掉自己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存在意志,这就推动跻身红顶的人尝试从内部影响政权规则,于是他们竟不自觉地作了旧传统的反叛其中,率先自觉到自己已经是旧体制内异己因素的,便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新派。革新派对异己因素的自我觉醒包含着他们尝试与自己的根由作一决断,这种决断一开始不可能是彻底的甲午海战的破灭得益于历史偶然的助力,但也彻底推动了他们对传统政权体制的反思:恐怕根本结构已经无

8、法适用了。  伯尔曼说:及时变革是所有面临不可抗拒变革压力的法律制度获得生命力的关键。革命的历史含义是冲破法律制度凝聚力的急剧的、打破连续过程的和激烈的变革。\[2\]25在这历史的一刹那,及时变革发生了革命的第一步觉醒,它直接推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