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80074
大小: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识字4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识字4教学反思[识字4教学反思]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识字4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对子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开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
2、步通过“摘苹果”和“快乐快慢读”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教学反思《识字4教学反思》(..)。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识字4教学反思2 第2篇《识字3》教学反思 〖预览〗《识字3》教学反思《识字3》中的古今文字对比,学生延续上学期的识字课,能找出相似处。能按以往的学习步骤:由图画看古文字(象形文字),用今文字与古文字对比看相似处。老师在讲解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知道象形文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
3、,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我用儿歌“象形字,真奇妙”来引导学生识记。在教学生字中,我运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让学生记。如教学“泉”字,上下结构,白水为泉。学生掌握了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有的上扁,在这个字中要把“白”字写得扁一点,在田字格中,上下部件正好分居横中线的上下。学生在书写时,教师提点后都能做到书写规范,正确。文中的儿歌部分与课文的插图结合,适当地补充一些图片:比如,桂林山水图,长城图,九寨沟图,草原图……学生遍欣赏,老师边简单解说。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祖国真美呀!
4、补充《早发白帝城》的古诗,学生身临其境,青山绿水。借用美术用品(蜡笔,油画棒……)让学生在纸上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在学生在作画,遍诵读韵文,学生对于课文记忆深刻。课文中的“什么”一词,可以说上许多话,但学生对于“问”的语气掌握不好,问号的使用还需要加强指导。有的学生能说,却不能正确地写一句问句。……识字4教学反思3 第3篇《识字1》教学反思 〖预览〗《识字1》教学反思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以词串的形式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
5、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词串”识字每组一般有三个词语,共四组。三个词语词性相同,置于一组,犹如用一根无形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组成一幅含有多种景物的画面。教学开始,就以简短的导入将学生带入课文情题,调动起学习的情绪。同时借助汉语拼音让生自学生字。先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建立文字符号与声音的联系。然后让学生
6、连词认读,展开联想,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建立文字符号、声音、语义的联系。在学生能正确认读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去观察课文图画,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称的具体事物。二年学生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只要我们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形,读准音。图文对照,形成联系。指导学生将词语跟插图比……识字4教学反思4 第4篇识字1教学反思 〖预览〗识字1教学反思《识字1》
7、是一篇有关春天的韵文。文中将春的动静结合,展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景。学文前我让学生通过看与说来走进春天,借助餐后的散步,感受春的气息,春的阳光。有了这些感受学生自然地踏准了春的节拍。在分行学习时,学生能归纳每行归类的特点,如第三行的动物,第四行的花朵。对于布谷,燕子,蜜蜂,学生在书本上能找到,而且也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来修饰这些动物。小蜜蜂的勤劳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有的说,我要像春天的蜜蜂那么勤劳。借问“你还知道春天来了,谁来了”,学生有的说得生动极了,“春天来了,小蛇,小青蛙醒来了。”“春
8、天来了,狗熊出来晒太阳了。”多么有趣的画面。春天是个百花齐放的季节,你觉得还会有哪些花儿开放呢。同学们能从校园中发现春的足迹,说出门前的迎春花,紫薇花……结合补充习题中的习题,了解白色的白玉兰,紫色的紫荆花……这样的渗透学习对于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学得踏实。但是,我在整节课中,总觉得学生朗读词串的节奏感不够强,有分行读的感觉。这篇韵文前后是贯通的,不应生硬地分开。如果让学生借助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不知会不会好一点呢。一篇短小的韵文,一个熟悉的场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