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65026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崔爽(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作品呈现出奇崛、求新的审美倾向,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这种审美倾向除了与韩愈的性格、思想相关外,与中唐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有必要在研究其作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词]韩愈;新奇;古文运动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唐代继诗歌之后又一文学高峰。他在文学创作上主张“:词必己出”“,为陈言之务去”,即在文学上追求新奇
2、的倾向。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这段话说明韩愈刻意追求一种奇辞奥旨的文学风尚,表现在文章的思想和语言中,出现这种倾向除了韩愈自身原因外,还与他所生活的中唐这一特殊社会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一、韩愈尚新求奇的创作心理的形成韩愈处在一个社会动乱的时代背景中,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下层百姓流离失所,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国家内忧外患,矛盾重重,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地主
3、与农民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严重。因此,统治者在思想上麻痹百姓,利用宗教缓解社会矛盾,佛教盛行,社会陷入沉重的危机中。韩愈和一些有识之士欲挽救国家,恢复唐王朝的国运,在思想上开启中兴之路,提出文学复古的主张,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提出了“宗经”“、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在《原道》一篇中提倡儒家之道,反对佛道的观点尤为突出,主张用儒学的思想来统治国家,但在传授的时候应避免理论的严肃、呆板。韩愈便在文章求新求奇上来宣传儒道,用一些奇字、险字来表达主题。韩愈生活坎坷,三岁而孤,跟随哥嫂奔波,兄会卒,随嫂归故乡河阳
4、后,又因中原动荡而举家“就食江南”,“零丁孤苦”。幼时的坎坷经历对韩愈的人生是有很大影响的。成人后考四次进士方得中,三次应博学宏辞科考试皆没有入选。韩愈来到长安,然而抱负却无法实现,可见心中苦闷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韩愈悲惨的遭遇对其性格影响较大。他曾说过“少小尚奇伟’,可见,韩愈的性格中包含了奇异的因素。他的性格奇诡,并且充满矛盾的心里,他的一生是矛盾的结合体。韩愈在思想及性格上的奇特集中表现在他对文学的创作之中,他在创作中要求“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片面强调“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对古人文章“师其意,不师其词”的
5、主张,用新颖、创造性语言表达感情。韩愈在语言词汇上追求新、奇,甚至自己创造一些词语。他的词汇丰富,如“细大不捐”、“诘屈聱牙”、“动辄得咎”、“摇尾乞怜”、“不平则鸣”等,丰富了词汇的发展。清刘熙载说“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对其进行了很高的评价。韩愈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同样也是一位思想家。因此,在文章的立意和构思中也体现出求新、求异的特点。比如《毛颖传》,居然想到为一支毛笔作传,匪夷所思。这篇传记像描写其他传记一样,先叙述毛颖的家世,之后写他的事迹,又写到了秦始皇、蒙恬造笔,并且写道毛颖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毛颖
6、的性格“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毛颖性格正直,具有高尚的品质,可是“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社会文化论文《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毛颖由中书到不中书,本来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在韩愈的描述中却谈人事,而结尾中“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这句话点到了文章的主旨,韩愈通过诙谐的比喻抒发出替朝中老臣鸣不平的感情。柳宗元评
7、价为:“信韩子之怪于文也。”可见,韩愈文的怪与其内心深处的不平则鸣思想有关。此外,还有《送穷文》、《进学解》都是“尚新求怪”的代表,被人饥为“驳杂无实”,“以文为戏”,其实不然,在这些尚新求怪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官场腐败的黑暗现象、人才得不到重用以及个人仕途不得意的不平之气,不能直接发泄出来,只能借这种曲折隐晦、旁敲侧击、嬉笑怒骂的方式表达出来,柳宗元对此发出“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尽天下之奇味以足于口”的快感。二、倡导古文运动需要求新求奇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并把古文运动推向高峰。在韩愈之前的萧颖
8、士、李华、独孤及等人就开始反对华靡的骈文,提倡古文,有意于改变文风和文体。但他们片面的“明道”、“宗经”要求效法先秦的儒家经典,而对屈原、宋玉及汉代的作品都采用轻视的态度。逐渐把古文引入艰涩难懂的地步。此外,萧颖士、李华重“道”,讲得十分空洞,并没有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因为其主张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