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

ID:25953446

大小:7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3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_第1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_第2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_第3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_第4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 2005年  11月,教育部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  式。但我国职业.L.教育对于如何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  养模式,如何具体开展这一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全国  各高职院校以示范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一  条适合学生发展与就业的职业教育道路。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概况  工学结合即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按照世界合作教育协会  的定义,即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教会学生  将理论知识应用

2、到与之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教学方式。  学  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  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在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在中国则称  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德国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  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  模式,美国、加拿大的  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英国的  CBET教育培养模式。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  是安排学生跨国进行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无  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还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工学结合都  起源于高等学校,国际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目前也主要集中在高

3、  等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百年发展过程中,经久  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切合实际的教育理念:以职业为导向,以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二、国内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比较  (一)指导思想上的比较  国际上公认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  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美国、加拿大的  CBE(以能力为  基础的教育)模式、英国的  CBET模式等,都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课程开发等都强调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澳大利亚的  TAFE模式认为,能力本位是教学工作的基

4、本  要求、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能力标准是对学生进行  质量评估的尺度、实际操作能力是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此模  式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按  照行业制定或按照国家认可的能力标准收集材料组织教学。教  学工作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培养学生  的实际工作能力。  德国双元制模式通过行业协会统一制定的毕业生能力要  求标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  竞争力,学会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还注重培养相关的操作应用、维修维护能力,以及独立  自学、协作交往等系

5、列关键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年发展,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教学模  式。传统的重学轻术轻能力培养  重知识传授,的观念逐渐  得到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强  以人为本的职教理念逐渐形成,  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我国新生的高职教育目前也存在一些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原有的高等院校、职业大学、成人  高校或中职学校来承办,对什么是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发展高职  教育,怎样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等问题认识还不够充分;仍旧习  惯于封闭式办学,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依旧普遍存在;教学工作  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和专业训练也比较薄弱,难  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技

6、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  国外高职教育工学合作经过了一个学研结合→产研结合→  产学研相结合的渐进过程,逐步形成了符合本国特点的工学结  合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目前工学结合处于高级阶段。  我国  2005年  11月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  定》才首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此后,在各级教委强力推进下,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才慢慢成为我  国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不过,虽然我国正式提  出工学结合较晚,但许多高职院校在强化就业导向、加强实习培  训教学环节、改善实习实训环境

7、条件、强化双证制度、提高技能培养  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成效。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  校纷纷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规则,提供专人专项资金  保障;积极帮助学生到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请企业专  业人员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直接参与职业课程教学设  计等,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生产资源参与,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但许多学校的工学结  合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合作各方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工学结  合的实践多为高职院校的自发行为,导致进展缓慢,成果也不明  显。所以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动力

8、机制上的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